十年重聚,不忘初心——记2006级硕博校友入学十周年返校重聚
![](/__local/7/5D/B4/C8F37D68A6B032CBF20C7AC855D_944A0234_964833.jpg?e=.jpg)
合影
10月22日上午,2006级硕博校友入学十周年返校座谈会在学院举行。学院校友工作顾问李燕明、2006级硕士班班主任黄晓捷出席座谈会并与校友亲切交流。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康以同作院情报告,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学院校友办主任张伟介绍校友工作情况。座谈会由2006级硕士校友明明主持,近60位2006级硕博校友参与此次返校活动。
![](/__local/7/06/70/F07CF1362E8C8004869EA62BE7B_EF4FA87B_9805AF.jpg?e=.jpg)
主持人明明校友
![](/__local/8/67/7B/82DC49FEE446B574E9B80A50E9D_19B4CADD_A4B88D.jpg?e=.jpg)
康以同老师
康以同从基本概况、战略定位、组织构架等多方面向大家全面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在教学方面,学院保留了跟业界紧密联系的传统,建立全职教授、兼职教授、特聘教授、双聘教授、访问教授等的立体化教师队伍,加快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在学生培养方面,学生文体活动趋于丰富,一系列入学教育以及海内外学术及业界讲座举办,有利于培养全能型的金融人才。
![](/__local/B/41/49/466C4AB5A305BA8187928EA9E2B_1D88CD57_9E6C6E.jpg?e=.jpg)
张伟老师
张伟介绍了2012年以来学院校友工作情况。他提到,校友工作始终坚持“联络校友、服务校友、促进校友和学院共同发展”的宗旨,其中核心是服务校友,目标是促进校友和学院共同发展。在服务校友方面,通过不断摸索,除了通过“两刊一网一平台”传播校友和学院重要信息外,还向校友提供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再教育等服务。2012年以来,共组织或参与组织了各类校友活动100余次,累计联络校友8168人次、累计参与校友人数3942人。大大增强了校友的凝聚力和学院的向心力。他还专门介绍了“五道口史料征集与大事记编写”项目的背景与意义以及项目进展情况,并希望校友们积极参与,为五道口史料征集和大事记编写贡献力量。
![](/__local/A/EE/54/2274AF502F0B7272183BC55709C_9C1D04AE_162061.jpg?e=.jpg)
李燕明老师
在教师发言阶段,李燕明表示,同学们能够选择五道口,是一个十分正确的决定。十年过去了,大家依然像当年一样努力与勤奋。未来的日子也希望同学们在奋斗工作拼搏事业的同时不要忘了身体健康。
![](/__local/D/4D/99/7E7BF88383EB50DA029294FFFCE_04F45209_9C6635.jpg?e=.jpg)
黄晓捷老师
黄晓捷说到过去十年,同学们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一定有很多感悟,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一点仍然是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找到自己适合什么,并且为此去努力。无论选择过怎样的生活,他都希望同学们能安之若素,寻得内心的平静与幸福。
![](/__local/8/8B/0B/FDBCD86C381BBF0865603EB45C0_7C16A82E_945A86.jpg?e=.jpg)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还特别播放了一段记录2006级校友校园记忆的短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背后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段段珍贵的回忆。校友们都陷入了对曾经美好而幸福的青葱时光的回顾中,会场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
![](/__local/5/DF/DD/DD7E29A721AB8A5D7C1056EE257_F3C8F596_15A81.jpg?e=.jpg)
校友交流环节
在校友交流环节,2006级博士校友代表洪波和2006级硕士校友代表马肖侠、单漫与、姚毅、万虹麟、梁彬圣、毛奔、周扬斌等先后发言,表达了自己对五道口的怀念与感恩之情。
![](/__local/7/C3/AD/360B408492B7BAB1FD90DE592EA_8E49F20E_952298.jpg?e=.jpg)
2006级硕士校友重新穿戴学位服合影
![](/__local/A/5A/F3/6011EC6F9935EE603FEC685A675_DB1C95A6_9E12A1.jpg?e=.jpg)
2006级博士校友重新穿戴学位服合影
座谈会结束后,校友们还补照了学位服照片,弥补了当年留下的遗憾。
值年校友返校重聚活动是重要的校友活动,自2012年以来,学院已经迎来了1981级、1982级、1983级、1984级、1985级、1986级、1990级等十九个年级、二十一个班次的校友返校重聚。学院校友办将继续增强校友与学院之间互动,为校友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让校友更好地参与到学院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