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我院八大研究员之一杨培新之子。1957年出生于北京,男,籍贯广东省大浦县,20世纪80年代留学日本、美国,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主要著作:《美国隐蔽经济金融战争》。
美国股市泡沫濒临破裂边缘
2013年美国股市又出现了牛气冲天、屡创新高的景象,有时连续一周天天都创下新高涨势似乎特别强劲,其实在这种持续高涨背后恰恰是美国股市暗藏脆弱态势,2012年秋季美联储为选前造势注入巨资刺激股市增长,但是,美国股民从多年来屡屡上当吸取教训不肯轻易跟风,出现了以前少有的股价上涨、交易量萎缩而储蓄上升的局面,逼迫华尔街不得不注入巨资催生泡沫膨胀以引诱股民入市。
近几年来我对全球和美国经济走势的分析预测,往往同美国官方和主流媒体的判断截然相反,我不断撰文指出美国散布种种流行说法是为配合华尔街谋利,其中存在着许多明显矛盾、破绽以及误导公众嫌疑,2011年初和2012年初美国媒体曾炒作股市高涨、屡创新高,但是,我指出美国财政、生产、就业、贫困状况其实在不断恶化,华尔街资本正在牛市烟幕掩盖下悄悄转移投资方向,后来数个月之后美国股市就骤然暴跌导致公众蒙受很大损失。
2013年7月5日,美国劳工部公布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长19.5万人,失业率为7.5%。美国媒体宣称在就业数据好于预期的刺激下,美国股市出现了全线高涨的局面。但是,随后不久《纽约邮报》报道的一则消息引起了轰动,美国劳工部的一位前高官站出来大胆披露了真情,美国政府对失业人数的统计数据存在严重失真问题,美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且真实失业率远远超过了10%。
这位美国劳工部的前高官名叫凯瑟·豪尔(KeithHall),他从2008至2012年一直担任劳工统计局的局长,堪称是负责主管美国失业统计工作的权威人士,他坦言失业率如此严重低估仿佛是开玩笑,导致人们过于乐观地误判了美国经济形势。美国官方和媒体为了配合华尔街财团获取巨额利润,采取了如此弄虚作假的手段炒作股市等资产泡沫,致使越来越多的知情人无法忍受良心遭受的煎熬,纷纷也像斯诺顿一样站出来揭露欺骗公众的种种不道德谎言。
美国金融大鳄悄然撤离股市
2011年初,我撰文指出美国大亨表面唱多暗中做空股市为后来美欧股灾证实,2013年初以来美国股市强劲高涨中再次出现了金融大亨趁高出货迹象,金融大鳄索罗斯抛售了几乎持有的全部银行股票,包括摩根大通、花旗银行、高盛等华尔街著名银行的股票;美国对冲基金大鳄约翰·保尔森曾成功做空房地产次贷获取暴利,他现在又在悄悄出手美国工商业、金融业股票做空股市,抛售了连锁超市、消费品制造企业和银行业的一千四百万多股股票;美国股神巴菲特抱怨美国消费品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抛售了强生、宝洁、克拉夫食品公司的数千万股股票。
令人感到蹊跷的是,美国主流媒体竭力渲染股市牛气冲天的亢奋状态,美国的金融大亨却似乎对股市上涨带来的高收益无动于衷,悄悄将大量资金撤离不断屡创历史新高的股市,似乎知常人所不知并暗中谋划着一场新的金融大战布局。这不由令人回想起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前夕的形势,当年华尔街著名投行高盛也是竭力鼓动客户大举投资,高盛总裁却暗中指示下属将资金撤出转向做空市场,随后在危机冲击带来的各种市场暴跌中获取暴利。
2013年3月被西方媒体称为美国股市的里程碑时刻,因为美国道·琼斯股指终于突破危机前高峰创下历史新高。但是,美国3月份经济数据却暴露重重隐患,显示出经济基本面与股市的完全背离。据美国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3月份美国社会商品零售额下降了0.5%,折合成年率并考虑到通货膨胀就远远高于6%,难怪巴菲特不满消费品制造企业业绩并抛售其股票,意味严重依赖消费开支的美国经济非常疲软,美联储的里奇蒙德制造业指数也明显下滑,消费、生产均萎缩的经济基本面难以支撑股市牛市。
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3月就业人数增加了88000,但是,深入考察就会发现背后存在的严重隐患,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3月份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数量惊人高达496,000人,相当于新增就业人数的五倍之多,主要原因是难以寻找就业机会。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下降到63.3%,创下了三十年以来的历史最低记录,美国媒体大肆宣扬股市创五年来新高的利好消息,却避而不谈劳动力市场参与率创三十年来新低的负面消息。
美国媒体大肆宣扬楼市出现五年来首次回暖,但是,深入考察就会发现反弹乏力并且是泡沫膨胀,2013年新建住宅开工量虽然较大幅度上升,却依然仅仅为正常年景的几分之一,所谓强劲复苏仅仅略超过三十年前的衰退低谷水平。令人感到可疑的是,近年来新房开工量超过销售量一倍左右,待售住宅存量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减少,美国房地产业统计数据存在着明显矛盾破绽。美国家庭财富、收入倒退二十年无力大量购房,大批涌入市场购房的是投机资本而非居民,暴露了房地产价格的回暖实际上是泡沫膨胀,房地产公司股价暴涨是缺乏业绩支撑的人为炒作。
伯南克讲话暴露股市泡沫真相
美国股市高涨究竟是源自真正的经济复苏,还是源自美联储滥发货币导致的泡沫膨胀?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讲话毫不隐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2012年9月在美联储正式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时,伯南克公开宣称:“我们将运用政策工具来影响资产价格,直到让住宅价格开始上涨,让消费者感到更加富有,让他们感到更愿意扩大开支。影响股票价格也是发挥政策效果的途径,许多人直接或间接地拥有股票,如果人们感到自己的财政状况改善,感到自己拥有的股票基金收益上升,不管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他们都会更加愿意外出并花钱”。
伯南克公开承认抛弃了自由市场的不干预经济信条,不是让公司收入、经济增长等市场基本面来决定资产价格,不是通过增加就业、家庭购买力来支撑资产价格的增长,而是要滥发货币注水人为推动股市、楼市等资产泡沫膨胀,人为推高股票、房地产、垃圾债券等高风险资产价格,这实际上是将各国民众都当做不会吸取教训的傻瓜来欺骗,引诱各国民众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再次落入资产泡沫陷阱。华尔街看到美国股民们不愿意跟风入市再次上当,于是被迫不顾经济基本面反复炒作股市屡屡创下新高。美联储另一位官员承认没有量化宽松支撑股市将暴跌70%。
现实世界无论是近年来还是历史上都不乏证据,表明滥发货币并实行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仅仅能够在一段时期内刺激资产泡沫的膨胀,当资产价格与现实世界的基本面相背离过大时,资产价格泡沫就会崩溃并引发强烈的金融危机冲击。但是,伯南克在2012年9月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时,公开承认自己玩的正是刺激资产泡沫膨胀的游戏。过去十年中这种游戏就玩过两次,就是世人皆知的网络泡沫和房地产次贷泡沫,结果资产泡沫的虚幻收益两次都烟消云散。当前伯南克公开承认自己又在故伎重演。
2008年全球及中国股灾是金融战争酿成的人祸
进入21世纪后的短短十多年间,美国就经历了两次资产泡沫的繁荣与崩溃,第一次是股市网络泡沫的繁荣与崩溃,第二次是次贷刺激的房地产资产泡沫繁荣与崩溃,美联储曾用滥发货币的办法挽救第一次股市网络泡沫,但是,却刺激、酝酿出了第二次危害更大的楼市次贷泡沫,美联储滥发货币刺激资产泡沫的宽松货币政策,正是导致这两次泡沫破裂诱发经危机的共同原因。直到这两次泡沫破裂并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的前夕,美联储仍在反复发布错误的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误导世界各国投资者盲目乐观并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决策。
格林斯潘曾在股市网络泡沫前夕误导公众,盲目相信股市暴涨背后有坚实的技术奇迹支撑,直到股市泡沫破裂后仍不吸取教训、改弦更张,而是运用同样的政策刺激更大的房地产泡沫。据全球最大财政新闻社的彭博社披露,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伯南克其实深知这次危机的严重性,并立即开始了高达7.7万亿美元的巨资救市,同时却蓄意向世界各国公众隐瞒实情,反复公开宣称问题局限在次贷领域,已经得到控制并丝毫不影响宏观经济基本面,各国受到美国公布的良好经济增长数据麻痹,纷纷也将巨额资金投入了股市、楼市和大宗商品泡沫。
当年中国也曾被美国官方和媒体的虚假复苏舆论误导所蒙蔽,像众多其它国家一样沦为美国蓄意酿造危机的受害者。2007年国际热钱大量涌入中国将股市推高至6000多点,美国高官访问中国诱惑购买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华尔街误导中国金融机构大量购买濒临暴跌的股票、基金,中国大批国企、民企还购买了防止石油上涨的金融衍生品,当华尔街在美国政府和主流媒体的舆论战配合下,成功误导世界各国的投资者落入资产泡沫陷阱后,就毫无留情通过雷曼破产蓄意刺破了全球资产泡沫,让金融危机的风暴转瞬冲击了全球各种市场,让中国无数股民、银行、企业在市场暴跌中损失惨重。
某些善良的中国人曾将巨大损失看作无法预测、预防的“天灾”,未能料到其实这是华尔街发动金融战争掠夺的“人祸”,美联储、华尔街对危机的酝酿、规模和爆发是一清二楚的,2007年美联储通过7.7万亿美元的秘密救市,暂时掩盖住了危机迹象并将大规模爆发时间推迟,同时宣扬美国经济复苏良好并诱劝各国救助次贷危机,善良的中国人信以为真才大量购买美国两房债券、股票、基金,就像挽救蛇的农夫和救助狼的东坡先生好心却得恶报。
尤其令人难以容忍和原谅的是,早在2007年伯南克已开始高达7.7万亿美元的救市,这表明他清楚知晓这次危机的规模和严重性非同寻常,却丝毫不向中国投资者、股民透露实情并提醒防范,反而纵容国际金融投机资本涌入中国炒作股市泡沫,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蓄意为中国设置了巨大股市陷阱,将中国股市推高爆炒到6000多点骤然猛涨了数倍,引诱中国股民纷纷倾囊将财富投入即将破灭的泡沫,结果令无数股民损失惨重甚至丧失了养老、救命的钱。
英国女王责怪西方众多显赫的经济学家无一人预测危机,这是因为他们掌握的数学模型完全将欺诈等道德风险排除在外,无法反映出现实世界的复杂利益博弈和精心设置的骗局,甚至像他们本人一样沦为美国官方虚假统计数据的牺牲品,正像计算机模型专家常说的“垃圾输入,垃圾输出”(GARBAGEIN,GARBAGEOUT)。当年中国也有许多经济学家曾被美国的良好经济增长数据所蒙蔽,甚至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仍坚称美国经济问题不大。值得指出,要想避免2008年中国股市和“两房”债券的悲剧重演,怨天尤人或责怪美国如何恩将仇报都无济于事,必须从金融战争的角度深入研究、认识新的客观现实,这样才能看穿美国散布的舆论误导和设置的泡沫陷阱,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国的经济金融安全和民众财富。
黄金暴跌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利空
西方媒体渲染黄金暴跌是中国经济疲软等利空因素所致,为制造唱空中国经济舆论甚至炒作相关性并不大的题材。其实,黄金暴跌更可能是源于美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利空隐患,2008年秋季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前夕,黄金价格在春季、夏季也曾骤然出现大幅度暴跌。据全球最大的财政通讯社彭博社披露的信息,美联储早在2007年就已充分知道次贷危机的严重性,开始滥发货币注入巨资挽救债务缠身华尔街大银行,为了避免危机全面爆发时全球投资者将黄金视为避难所,导致美联储无法采取滥发美元注资的办法挽救危机,美联储很可能人为制造了2008年危机前夕的黄金暴跌。
2013年春季的黄金价格暴跌存在着明显人为操纵迹象,美联储事先将打压黄金的意向通告给华尔街大银行,相互配合布局做空后将数百吨黄金骤然抛向市场,获取巨额暴利后再以低价收购合约并兑换成实物黄金,其背后原因很可能是预知美国经济存在重大利空隐患,美联储再次像2008年危机前夕一样进行挽救危机布局,通过打压黄金拉升美元确保其成为恐慌爆发时唯一避难所,防止投资者抛售美元导致货币政策工具失灵和局面失控。
黄金和美元是相互竞争的国际市场避险工具,倘若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市场恐慌之时,黄金处于强势状态而美元处于相对疲软状态,投资者就可能将资金从各种市场撤出并涌向黄金,美元和美国国债就可能发生暴跌并引发利率上升,妨碍美国政府采取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挽救金融危机。2011年秋季美欧严重股灾时全球投资者就曾抛售美元涌向黄金,迫使美联储后来人为干预操纵市场来打压黄金牛市,恢复美元美债的强势以配合第三轮量化宽松并缓解财政危机。
中国应做好准备应对美欧动荡风险
显而易见,美国股市创历史记录的高涨完全缺乏经济基本面支撑,非但不是经济复苏的象征而是泡沫膨胀创历史记录的标志。据美国媒体报道,2013年7月道·琼斯股指超过了200周移动平均指数30%,反映出股市泡沫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随时可能因泡沫破裂出现暴跌并引发严重经济衰退。美国国债、公司债券、地方债券市场也出现了崩溃迹象,美联储大量买入债券也无法阻止价格下跌和利率猛涨,表明美联储继续滥发货币也无法维持将利率控制接近零的政策。
美国官方和媒体善于精心制造偏袒资本利益的舆论谎言,如2008年危机爆发前夕制造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假象,发布虚假的经济增长数据直到危机爆发后才调低修正,误导各国投资者购买濒临暴跌的美国股票、基金、两房债券等;抨击指责别国政府干预股票、外汇等各种金融市场,如指责中国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干预股市、汇市,导致国际投机热钱对香港金融战攻击失算并损失惨重,美国2008年危机爆发后自己却大举干预市场巨资挽救华尔街;美国不断攻击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并施压推行汇率市场化,自己却滥发美元人为操纵美元汇率并发动金融战攻击欧元,2013年为加剧中日冲突还公开支持日本人为压低日元汇率;美国为刺激市场一直人为控制利率将其维持在接近零的低水平,却施压别国推行利率市场化以便于垄断财团进行操纵,在希腊等国制造恐慌将利率炒作至实体经济难以承受的高利贷水平,导致债务问题迅速恶化并引发衰退、失业等危机连锁反应。
倘若不从金融战争角度分析美国的经济走势,就很容易受美国官方和主流媒体的舆论误导,就很难在复苏舆论高涨时预见到经济形势的骤然突变,竟然能够在短短数月内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我十多年前撰写的专著《美国隐蔽经济金融战争》,曾准确预见到美国将会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该书指出,“对于通过常识和逻辑难以解释的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现象,唯有继承孙子军事智慧将其视为软战争谋略才能洞察其中奥秘。孙子云:'兵者,诡道也。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这样才能识破金融资本为提前出货套利蓄意散布的媒体舆论,预见到危机爆发危险并采取措施防范冲击避免财富损失”。
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区域都存在动荡风险,欧洲仍深陷债务危机泥潭且经济延续着疲软态势,意大利、西班牙的银行坏账已上升到20%左右,西方媒体为避免影响默克尔大选形势有意回避利空消息;日本工业生产总值6月份环比下降了3.3%,消费品物价的大幅度上扬导致市场需求萎缩,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也出现了崩盘的迹象。2013年6月中国海关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双双下降,出口同比下降3.1%,进口同比下降0.7%,显现出美欧日三大市场需求疲软对中国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不利影响。7月份中国的进出口数据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远低于前几年对美欧市场出口增长幅度。
尽管美国媒体正不断炒作经济复苏的种种利好消息,但是,中国不能期望对美国出口有较大改善,同时还应做好全面准备应对美国经济形势骤然逆转,华尔街善于制造舆论烟幕掩护悄悄出货赚取暴利。2011年、2012年笔者都曾撰文准确预见到这种危险,美国金融市场果然在牛气冲天中骤然发生了剧烈动荡,并且带来全球范围冲击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2013年美国媒体和垄断财团唱空中国的舆论攻势升级,热钱骤然涌入、撤离制造钱荒表明已将中国视为金融攻击目标,中国应探索新的策略应对外来冲击升级的紧迫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