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传道授业解难题,风流儒雅亦吾师——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硕士导师狄卫平

发布时间:2016-11-01浏览量:

 个人简介:狄卫平,男,生于1951年5月。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对外金融管理司副处长,国际货币基金(美国华盛顿特区)中国执行董事助理,中国人民银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司处长、副司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兼外汇管理分局副局长,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局局长、 投资业务局局长、国际金融局局长兼香港代表处首席代表,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兼香港分行行长,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顾问。

      与狄卫平老师的采访约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狄老师古色古香的家中,清茶的醇香与书页的墨香在空气中交汇,让人的心情变得格外宁静。在谈话中,你能时刻感受到他的儒雅、悉心与关怀。狄老师在接到采访提纲以后,对每一个问题都做了详细的准备,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似乎就是他对这场采访最好的开场白。

一、金融行业的外交新兵

      1975年,狄卫平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分配到单位后就被公派到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留学,就在做出国准备集中学习的过程中,塞拉利昂发生政变,留学计划就此被搁置。三个月后,狄老师接到去英国使馆工作的驻外任务,于1976年2月飞往伦敦。
      1976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大动荡的一年,各驻外使馆也严重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大部分的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当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标志着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正式结束,国内的政治、经济生活逐渐回归正轨,外事活动与国家间交往也开始不断增加。狄老师回忆到:“我参与了华国锋主席、王震副总理分别访问英国的接待,陪同中国旅游局代表团到欧洲考察旅游设施,中国体操武术队和足球队访问爱尔兰和苏格兰等很多活动。”在英国四年的工作经历一方面让狄老师开阔了眼界,历练了自己,另一方面在英国的生活使他深刻认识到,外语只是一门学习的工具,人生还需要吸收更多的知识来完善自我。在伦敦这样一个承载欧洲历史文化精粹,交汇国际金融信息的中心,狄老师博采众长,逐步对金融行业有了了解,对自己人生的下一步选择有了方向。
      1980年初,狄卫平结束在英国的工作回到国内。当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网罗有海外工作经验、懂英语的人才。那一年,中国刚刚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员国席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筹备人才,组建机构以应对全新的国际金融市场。狄老师抓住机遇,加入了中国人民银行,从一名外交战线的新兵转入金融行业。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狄老师看似幸运的赶上了好时机,然而没有踏实的积累与果断的选择,也无法准确抓住摆在自己面前的机遇。

二、“BCCI银行破产案”的挑战

      进入人行工作以后,狄卫平意识到想要一生从事金融工作,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仅靠业余学习是不够的。当时组织上有意外派他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亚洲部实习,预计是三年时间。“我在出国前就开始准备,在国内陆续考了托福和GMAT,计划报考位于美国华盛顿的乔治华盛顿大学(GWU)商学院,争取完成MBA学位的课程。”1987年年中,狄老师抵达华盛顿上任,“我一到基金组织上班马上着手报名,GWU和基金组织的办公楼就隔着一条街。基金组织对于录取知名大学正式学位的员工还有学习津贴。”从此,他便开始了一边上班一边上课的生活,三年半的日日夜夜,终于在1990年奉命回国之际,拿到了MBA的学位。在狄老师看来,通过在美国大学的系统、完整的学位学习,让他打下扎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更通过美国大学开放式、案例为主的教学方法,获得了终身受益的经验积累。
      从美国回到人行总行以后,狄老师先是到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处工作,刚一上班就赶上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以后的一起银行大摆乌龙事件,即 “BCCI银行 ”破产清盘事件。1990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被西方金融监管当局以支持恐怖主义和洗钱为由关闭并进入破产清盘。当时我国有多家银行的资金被卷入其中,根据事后调查统计,我国多家银行的资金损失共计5亿多美元。“这是我美国学习归来首次参加的在涉外金融领域的一场实战演练,我受上级指示带队去阿联酋阿布扎比、伦敦、卢森堡等地拜访BCCI的大股东、关闭后的清算托管人以及相关的监管当局。” BCCI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漏洞,资金大都流入了大股东的私人账户。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内部的治理结构、风险防范、资产对冲,另一方面是跨国外汇交易中潜在的外部国别风险、市场风险、各国金融监管疏漏的风险等,许多全新的课题一下摆在刚刚面对世界的中国银行业面前,教训深刻。

2005年出访古巴


      也正是这次事件引发了全球金融监管当局重新认识跨国银行监管合作的重要性,主要国家都从立法、健全机构、加强监管合作等多方面入手,全面强化了对跨国银行活动,包括机构设立、高管资质审查以及对离岸银行中心监管等各个方面的要求。1990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司正式成立。狄老师先是担任外资机构监管处处长,随后被任命为副司长。外资金融机构监管司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加强涉外金融机构监管,二是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开放。金融开放目的之一是引进国际金融业先进经验和市场制度优势,丰富我国的金融业,但是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势必带来竞争,中资机构担忧对既得利益的侵蚀,对金融开放一度非常抵触。如何掌握两方博弈,平衡中资企业走出去与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之间的关系,就成了狄老师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调入国开行:拓展涉外业务的排头兵

      1998年,狄卫平调入国家开发银行,仍然主要负责国际和对外金融方面的业务,但对他来说,在专业知识的转换上,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人行接触的多是宏观经济管理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开放,开行是一家主要对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融资的经营性金融机构,具体操作更多是在公司、企业的微观层面。”凭借着MBA学习时打下的扎实基础,加上持之以恒的学习,狄老师对工作愈加得心应手。
      2005年,狄老师接手国开行国际金融局局长,当时开行外汇贷款余额不到200亿美元。狄老师贯彻落实国开行党委确定的开发性金融战略定位,加快对外贷款业务拓展。首先通过积极参与国家支持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略,统一思想,充分利用好各地分行在贷款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以政府信用、规划先行、外汇贷款,多方面积极支持企业 “走出去” 项目。另外创造性的开发出政府信用加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质押的外汇贷款模式,承担了我国对俄罗斯、委内瑞拉、巴西、阿塞拜疆等国家的大额外汇贷款,推动国家间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同时,快速扩大了开行的对外贷款市场份额。到2009年,开行外汇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美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融资合作银行。

四、转战香港,再创新功

在香港分行工作期间

      国家开发银行于1999年兼并中国投资银行的过程中,将原投行香港代表处改设成立了开行香港代表处,狄卫平担任国金局局长期间,兼任香港代表处的首席代表,一直在积极推动开行香港分行的成立。经过十年努力,2009年7月,作为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的一项政策措施,开行香港分行终于获准成立挂牌。
      开行香港分行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业务定位。香港的金融体制是在 “一国两制” 框架下的独立体制,香港发行自己的货币,其金融市场又与国际接轨。所以分行成立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金来源问题。由于市场机制不同,国内融资成本远高于香港市场,等靠总行供应资金,香港分行的生存难以持续。但是分行自己在香港发债,又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当时,我们看到香港市场上缺少长期债务产品,而开行恰恰是中长期业务为主,在香港市场上大额存单属于存款类,不属于发债。所以分行及时推出了中长期大额存单,既基本解决了分行直接在香港市场融资的难题,也获得了香港同业的好评。”
      其次,香港贷款市场以中小客户和个人消费信贷为主,而开行是中长期贷款银行,在香港本地市场毫无优势,所以在资产扩张方面,狄老师主要抓住了几点:一是抓住对在港中资企业的贷款,特别是与开行有业务合作的大型国企和省市级国企,这些中资企业是内地企业在海外投融资的窗口,有总行的信用支持和国内业务的支撑,风险把控容易。二是顺应国内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略的需求,香港分行主要通过做好和国内总行及内地分行的协调,及时掌握信息,很快便使这部分业务成为香港分行的主营业务。三是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优势,积极创新,拓展新业务,为开行的业务短板填补空白。四是积极配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动香港境外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工作。香港是中国领土上的国际金融中心,扩大香港的境外人民币业务对于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意义重大。
      从香港分行成立到狄老师离开分行,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香港分行的资产规模达到3000亿港币,资产规模在香港中资银行中排名第三。

五、解不开的五道口情缘

      说到跟五道口的初识,狄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一件往事。1981年狄老师到人行工作以后,为了系统的学习金融知识,就准备报考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经过几个月的复习,结果因为只有初中基础的数学拉了后腿,以平均分59分的一分之差与五道口失之交臂。由于文革开始的时候,狄老师只上到初中二年级,上山下山后没有系统学习的机会,复课以后又直接读的英语专业,所以薄弱的数学基础造成了这次考试的失利。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的遗憾并没有为狄老师与道口的缘分画上句点。
      1991年,狄卫平成为五道口金融学院硕士生导师,时光荏苒,二十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狄老师已经指导了23名道口硕士生。“回想起来,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我自己没考上五道口,从美国学习回来反而成了这里的硕士指导教师。其实我记不清楚当时是什么机遇让我成了五道口的一员,我想大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金融界和金融专业院校比较缺乏有国际经验的教职人员,所以五道口领导接纳了我。” 狄老师谦虚的表示:“无论如何,我在五道口做的一点点贡献,与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收获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

2012年为老师庆贺生日


      在五道口,狄老师每年要指导一到两名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狄老师看来也是一个自己学习的过程,学生们研究的各种专题是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开放进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在一起,其实不完全是我教他们,是一个互动学习,共同研究的过程。”除了专业学习以外,狄老师更像是一个大家长,学生们会跟他倾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中的困扰,生活中的烦恼,择业中的纠葛等等。正是因为狄老师的关怀、耐心与真诚,学生们才会敞开心扉,坦诚自我。
      多年来关注着学生们的发展,还有一点让狄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就是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多元化,学生们从业的机构也越来越多元化,从一开始是四大行、国有券商,又有政策银行和中投、社保一类主权金融机构。近几年,又增加了小商行、财务公司、信托机构、私募基金等等。狄老师欣慰的说:“与同学交流,使我了解了不少金融从业一线的第一手资料,从不同侧面更现实的看到国内金融改革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化,看到我国的金融事业在不断的壮大和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