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志强,2020级科创公益班校友,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秘书长,曾担任国家科委副处长、科技部火炬中心处长,参与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新的股份转让系统,科技部创新创业大赛创始人。
隋志强:上清华大学,是我儿时的梦想。我本科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直到退休,我才与清华结缘。
从事科创服务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和科技金融打交道,而公益班在金融赋能科创服务方面对我特别有宜。通过学习,我对科技金融系统化又有了深入的理解,理论认知得到了质的升华。但我更希望理论能指导实践。金融科技是使用科技手段为金融提供支撑,科技金融是科技利用金融产品为科技提供服务。在科技金融为创新创业,特别是为创业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方面,我在这次学习中的体会非常深刻,同时受到颇多启发。
问:您能分享一下您在金融服务创新创业方面的体会吗?
隋志强: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撑,金融创新可以为科技创新赋能。没有金融创新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成果只能存在于实验室而无法走向市场形成产业。纵观历史,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后,都伴随着金融资本和金融创新的强力支撑,可谓“始于科技,成于金融”。事实上,世界上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也是金融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中国深圳、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是最好的代表。只有充分发挥金融推动科技创新的杠杆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金融服务的创新提质,将为大量的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的市场主力军是大批的中小微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数是轻资产公司。他们在贷款时没有抵押物,这一直是老大难问题。通过几年的金融改革试点,这些难题有所突破,但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各孵化器的作用,联合机构聚焦无抵押纯信用贷款融资担保。从孵化服务的角度,孵化器对企业有一个基本认知,具备孵化企业的日常信息,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企业信誉方面的基础数据。比如,在孵企业每天进出园区的人数、到访的人数、用电量、用水量、使用会议室的次数、每天加班的时长等数据。另外,孵化器业界已经做出了可对细分行业进行分析的报告及系统平台。该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和算法,通过对在孵企业生产产品的国内外行业领先度、行业占有率、国内外市场前景等数据进行分析,为金融机构提供基本的信誉信息。金融机构可通过对企业产品的综合分析,对企业的产品有一定预判,也为自己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来五道口学习之前,我从孵化的角度,总希望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但没有考虑金融机构怎么能放心的给中小企业贷款。通过这次学习,我站在金融的角度,明白了金融机构也希望科技为其提供更多可靠的企业发展数据,降低还贷风险。孵化机构每天了解到在孵企业的方方面面,陪伴企业成长,用数据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部分判断企业信誉的指标。科技创新的确风险很大,但如果能够预判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有信誉可供参考的数据作保障,将大大帮助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降低投资风险。
隋志强:成都科技局发开的“科创通”已经和当地银行、小贷等金融机构进行了对接,为其提供所掌握的在孵企业数据,为企业提供信誉依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为科技服务于金融做了实事。但我认为这个做法还可以深化,提供更多让金融机构放心的指标。这既是一个探索,也是孵化机构通过利用科技手段掌握的大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与金融实现融合的方式。
隋志强:我建议建立一个科技金融服务联盟,一个专为银行和投资机构服务的“科创服务+保险=信誉保险”联盟。通过孵化器掌握的基础信息(上面提到的系统),加上保险公司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科创保险产品,组合成一个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誉保障的大数据系统平台,开发一款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信誉保障的打包产品——“科保信”。“科保信”通过孵化器升级服务、科学系统的管理与金融的结合,打造一款让金融机构放心的信誉保障产品,真正做到为在孵化的企业服务,为金融机构的信誉服务。通过科创和金融等升维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中小企业开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
在整个科技金融服务的生态中,通过对在孵企业科学管理的数据信息链、融合科技金融的保险链,共创“科保信”的信誉服务链,为银行和风投等金融机构提供在孵企业的信誉担保服务,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问:现在学院正在招收技术转移硕士,您的论文恰好指出“技术经理人是提升技术转移的关键”,您能和我们具体谈谈吗?
隋志强:这是学院一个非常英明的决策。金融体系如何为科创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实的服务、更高效的服务?只有更多地了解科技,才能真正认识到、体会到科创企业的诉求。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技术转移硕士项目,既能够真正培养一批做技术转移的硕士,同时也让他们从金融角度为技术转移提供更多、更好的手段,利用金融特点,设计出真正为科创服务的金融产品。所以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的作用和意义很大。
隋志强:技术经理人是一个团队,而非一个人。30多年前,我在国家科委工作时,就从事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对技术转移非常了解和熟悉。1984年,国家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初期,开放技术市场,第一次允许把技术作为商品买卖,那时我们有了技术经理人。但由于当时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技术经理人只是解决买卖双方的经济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解决买卖双方的不只是经济问题,还有技术问题。我认为合格的技术经理人是解决技术转移的关键人物。经过对技术转移全过程的分析,我提出技术经理人要对技术转移的全过程全权负责。全权负责,意味着既要懂技术,又要懂工艺,而且还要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在业界我们都认同两个法则:第一,技术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商品,商品不等于能拿到钱;第二,“1:10:100”法则,即科研投1,开发投10,产品投100。这两个法则都证明技术转移过程是连贯的,所以技术经理人要懂得怎么把技术变成产品。国家只投科研的1,而企业从自身的角度只愿意投生产产品的100,那开发的10谁来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经理人还得懂融资。整个过程要解决资金、工艺问题,同时要解决企业管理问题,还要解决产品经营、销售问题。因此,除了得出“技术经理人要负责技术转移全过程”这一结论外,我论文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技术经理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拥有上述能力的团队。只有拥有上述能力的团队,才能真正解决好技术转移的问题。
那么,上述团队的利益如何体现?我给出了三种结论:第一,自创企业型。团队全面掌握转化的技术,并开发、生产出产品,即团队将自己变成一家企业;第二,现实收益型。技术转移团队为一家企业完成转移的全过程服务,由受让企业付给技术转移团队转移费用。第三,融合创新型。团队完成技术转移全过程后,将自己的收入折成企业股份,成为企业股东,享有长期红利。
团队能使技术经理人在提高技术转移效率、成功率方面做得更好。培养技术转移硕士,要给他们树立一个概念,做技术转移一定是人才搭配好的团队,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
隋志强:有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就是以团队来做技术转移工作的。团队里包含技术、金融、管理、营销及市场等方面人才。他们在人员考量上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懂技术,且拥有10年以上企业高管的从业经历,同时是技术转移硕士。他们通过多年的实践得出结论:组建这样的团队做技术转移,能提高效率和成功率。
对技术经理人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通过“科保信”体系,专为技术经理人设计一款保险产品,这款产品保险的不是企业,也不是产品,而是一支技术转移团队。其实我们可以把技术转移团队当作一家“企业”,难道这样的“企业”还不值得保险吗?给有能力、成功率高的技术转移团队专设一个保险,对技术受让方和出让方都有保障,也会给团队增强信心,对提高技术转移的成功率更有帮助。
问: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素。您对现在孵化行业的人才现状如何看?
隋志强:孵化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懂政策,也要懂创业,既要懂金融,还要懂管理、懂市场。目前孵化行业从业人员能达到这种水平的人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那这种人才为什么不来孵化行业呢?因为现在的孵化行业无法给这些人描述好的事业前景并给予好的待遇。我们孵化人讲情怀,但同时也希望有很好的回报,这种回报和你的付出以及努力的结果相匹配。
现在国内孵化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孵化出来的优秀公司相对有限。像美国、以色列这些孵化器做得较好的国家,孵化器孵化出上市公司、独角兽的成功率比国内高得多,当然给予孵化管理者的回报也多,所以就有更多高水平的人才愿意从事孵化行业。
近些年来,我们也试图培养孵化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希望高层次人才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使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进而使孵化器行业服务水平不断升级,使从业人员的回报有所提升。但是,我们的培训教师还是从事孵化器的高级管理人员,我们使用的教材也是基于孵化器的成功案例,没有跳出孵化器这个圈子,了解和吸收外界的东西太少,与时俱进还不够。孵化器领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创业者骑着自行车进入孵化器,三五年后开着宝马出来;而孵化器管理人员当年也骑着自行车,但三五年后还是骑着自行车。这样的孵化器还能可持续吗?
隋志强:改变现状,更新理念,自立自强,引进培育。我们要培育和引进一批符合技术经理人水平的孵化器高层管理人才。我经常与孵化器同仁们讲,创业企业必须有好的商业模式,才能生存和发展。那我们孵化器有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又何谈生存与发展?那好的商业模式靠谁来设计?当然是高层次的孵化器管理人才。所以,解决孵化器生存、发展、创新模式的问题,必须靠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的孵化器管理人才。
另外,我提出了一个孵化器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降维使用理论。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孵化器管理人才是孵化器升级的必然。但首先要解决这些人为什么来的问题,第二要解决引进后的使用问题,第三要解决引进后的待遇问题。为什么来的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解决:一方面精神层面,另一方面待遇层面。精神层面我们要讲孵化器的使命,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情怀,如果众多上市公司的培育出自你的手,那将是一辈子的辉煌。当然,同时还要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针对人才引进后的使用问题,我提出了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降维使用理论。什么是高层次人才的降维使用?实际上就是将这些人才降层使用,让他们干高中级层面的事。我认为,他们不但能干得好,而且能干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我们将让他们设计与金融机构融合的创新产品,让他们构建“科保信”网络平台,让他们提出与政府、金融、经济、区域主打产业等融合的发展设想、规划和实施方案。当然,这些高层次人才一定要是合格的技术经理人。因此,降维使用高层次人才不但是对孵化器管理水平的全面升级,而且也是对高层次管理人才自身的迭代。
问:您在来五道口学习之前,已经有丰富的科创从业经验,对于有志于从事科创孵化相关工作的同仁,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隋志强:这次科创公益班把孵化行业、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孵化载体,以及众多做“双创”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聚集在一起,希望大家在创造过去辉煌的基础上,通过对金融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实践。
作为孵化行业的老兵,我更希望孵化器的新生力量对孵化事业更加热爱,有奉献精神,有情怀、有激情,更有热情。希望他们把孵化事业当成他们自己优选的事业!在收获为企业服务并使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更丰厚的回报。这是一个公益的事业,这也是一个培养创业企业和企业家的事业;这是一个为国家增值增效的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是一个值得奉献一生的事业!
“十二五”我们提出“孵化+投资”;“十三五”我们提出“投资+孵化”;“十四五”我们将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推动我国创业孵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构建全球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作为总体目标,引导企业高质量创新,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服务高质量升级,促进人员高质量就业,深化区域经济高质量转型。树立中国创业精神,加快实现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
愿科技创新与金融结合得更加紧密!愿我国孵化器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文章来源:《五道口校友通讯》2022年1月刊(2022年第1期总第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