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独立思考,金融人生规划的起点——访2008级硕士校友翟效华

发布时间:2019-07-09浏览量:

问:作为五道口2000级以后的校友代表,您到上海工作的契机是什么?就您个人工作经验来说,对上海金融市场的变化最深刻的感受或体会是什么?

翟效华(以下简称“翟”):我毕业之后就来了上海,第一份工作在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做债券投资,离开平安资管之后,我就到了华林证券,我常跟同事开玩笑说我跟华林是注定的缘分,我的名字不就是报效华林的意思嘛(笑)。

其实找工作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什么是必然性?当时我找工作的时候,只投债券类型的岗位,这确实是一个必然性。因为当时我的判断是债券行业还是个洼地,相对于股票、投行、银行来说,其实债券还是比较小的市场规模,未来会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债券市场这几年翻了七八倍,提供了你需要的任何岗位,每个人都是可以适用不同岗位的,只要聚焦在这个里面,竞争力就会提升。我记得当时我在学校的时候,所有的实习都是围绕债券市场去实习的,最后找工作的时候也很聚焦,用人单位也会觉得你想明白自己想干什么了。

当时我还有一个想法是,当我毕业的时候,离那些做的比较资深的债券交易员或债券投资经理,差距可能只有3-5年,但是比那些很优秀的股票投资经理,差距可能是10年、15年、20年,这不是说个人能力大小的问题,而是不同市场不同发展阶段决定的。讲个小故事,两个企业家乘坐电梯,一个是在电梯做俯卧撑,一个是在电梯里面做蛙跳,电梯爬到楼上以后,人们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一个企业家说我是做俯卧撑上来的,另一个企业家说我是做蛙跳上来,其实他们都是坐电梯上来的,意思就是他们其实都赶上了机会的风口。过去几年,债券市场快速膨胀,这样一个市场自然就会有很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就是偶然性,我来上海,到平安资管工作也很偶然的机会,本来平安招聘时我的简历被刷掉了,但之前在宣讲会上认识一位同学面试那天问我去不去,虽然没有接到通知,但面试那天我早早地就过去了,比面试官到的都早,是我把他们引导到面试的会议室。后来我就参加了面试拿到了OFFER。

 

问:现在证券公司也面临这很大的转型压力,原来券商以经纪业务为主,逐渐变到投资银行业务,但投资银行业务受IPO政策影响比较大,尤其注册制改革后影响更大。如果与国际一流投行队标,您觉得证券公司转型的方向在哪里?

翟:这个问题蛮难回答的,为什么要转型?转型的目的是什么呢?转型的目的不是为了跟一线券商,或者是国际券商对标,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这是核心。如果本来就挣很多钱,那就不必要转型了,日子依旧过得开心。围绕如何赚更多地钱这个核心,我想转型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减少人员,控制人工成本。第二步,提高效率。证券行业的效率是很低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券商大量工作都还是用手工完成,其实现在AI已经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我们资产管理部门运营将近200个产品,每一个产品有大量日常的结算、划款,产品的合同、协议,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人工在做,但这种简单重复的工作,机器已经可以做了,而且信息处理能力要强大很多,包括会计师、律师这些行业都可以被机器取代,这是一个很大转型的方向。第三步,才是业务,通过上述操作,你能活下来了,你就能比别人活得好,别人都死掉,业务就是你的了。我的工资可以开的比竞争对手高,同样一个业务人员我可以是你的两倍,因为我的成本低,那业务自然都到我这里来了。我不用去发明或者是创新一个业务,我只要看市场有什么业务,我的效率比你高,我就是市场的赢家。

 

问:那么资产管理新规是否对你们的业务产生了影响呢?

翟:这个问题市场上讨论的特别多,但我的观点不一样,不要太高估一个监管规定对市场的影响,如果说出台一个文件,整个行业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那我们早就实现现代化了,所以改变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比如“资管新规”规定打破刚性兑付,大家都知道买的金融产品是有风险的,道理大家全都懂,但是一旦出现损失还是会有人找监管部门或者金融机构闹,只要他闹有效,他就会持续地闹。所以刚性对付的打破不是文件能解决的问题。

无论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更多的是一个周期性市场,背后有它自己的规律。不会因为一个文件就能轻易的改变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规律。

 

问:我知道您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已经坚持经营了三年,发表原创文章194篇,每周更新,吸引5万金融同业者共同关注。能否请您谈谈支持你深度思考与坚守原创的动力何在?

翟效华:其实我坚持写原创的文章初衷来源于对死亡的思考。我们世界上这么多人,100年后、200年后、300年后还会留下什么。司马迁曾经说过“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有钱、有权的人很多,实际上最后都是湮没无闻。现在坚持写作并不是说我一定能写出惊天巨作,而是给自己一点自由的空间,让思想离金钱远一点。写这些东西时,我自然的需要总结、沉淀、思考,可能20年、30年以后,我就能拥有丰富的素材去做更深的思索,当然如果能够写出来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可能放到500年以后还有人读的东西,那就是我坚持的最大动力。

 

问:最后,请您对现在即将毕业,或者还在校的师弟师妹们提一些建议。

翟效华:其实这个是最难的。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总是喜欢听前辈们的建议,但是很少能够直接照搬。前辈们的路径都是不可复制的,别人越成功,这条路越不可复制。就像前面说的,因为他乘坐的电梯已经走了,你赶不上了。职业生涯的影响因素很复杂,大量的外部因素我们甚至都觉察不到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路靠自己走,不要后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