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李文华,在中国人民银行五道口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硕士、博士学位。曾经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政策研究室工作,曾主要研究汇率、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外汇管理法、自贸区等问题。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派遣到日本富士银行工作研修,回国后在民生银行历任支行行长、个人业务处处长、总行零售业务总经理助理、分行副行长、现代农业事业部负责人、文化产业金融中心负责人。现任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理事长、法人代表。出版有“商业银行制度论”等专箸。
![](/__local/9/C5/F1/AC16CF34671E6322EA2143450CB_EB3654CC_2E4163.jpg?e=.jpg)
李文华校友
2016年11月18日,“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文献展”正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隆重展出,展览开幕已有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个因雾霾而模糊阴冷的周五下午,慕名前来参观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从1986年,中国大陆第一例公开发表并当即造成社会影响的行为艺术《观念21》在北京大学举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开始算起,中国行为艺术历经了三十年的发展,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对中国行为艺术进行回顾、记录和研究意义非凡。而推进和落实这项工作的正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这座与798艺术区一街之隔,总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现代美术馆,如今已经是很多艺术家心中的理想圣地。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由中国民生银行发起和出资建立,理事长与法人代表李文华是我院1985级硕士校友,从学生时代起就是一个艺术积极分子,现在真正进入到专业领域,管理与运营一家美术馆,像是有一种巧合。
![](/__local/8/D5/7F/497277D8F3D1EE64ADEA8F0A0F2_164DFA23_1B3A52.jpg?e=.jpg)
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文献展
“美术馆应当是一个家庭的‘第二客厅’”
民生现代美术馆创建于2008年,由中国民生银行发起成立,是内地第一家涉足美术馆领域的金融机构。 “虽然说一直喜欢艺术,喜欢书法和绘画,但是管理一个美术馆以前也没想过,我现在是做着银行工作的同时兼顾美术馆的管理工作。”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李文华来说,从兴趣爱好跨越到专业职责,领导一支行业内顶尖的艺术馆团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李文华说,在五道口学到的不只是前沿的金融知识,而是一种学习能力和实干精神,这是受益终身的。“为什么五道口的学生人数少但影响力大,就是培养了学生‘干中学’的能力,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馆的事情,我没有老师,也没有人能教我,就是自己一点点边干边学。”李文华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摸索总结出一套美术馆运营理念。美术馆的首要任务是美术研究, “这个事情是最基本的,无论是做什么展览,前提是对当代中国美术的动向做深入的研究,然后才能有方向性、成体系。”在李文华看来,美术馆是一个生产知识的车间,展览的背后是海量的知识,只有将它们的脉络梳理清楚,整理成文,才能成为记入美术史的文献,否则就是文化财富的流失。作品与相应的文献组成知识产品包才便于传播和流转。在这方面欧美国家的美术馆有很多经验可以学习。
第二个核心功能是展览。经过多年切实的努力与品牌的建设,民生美术馆对很多艺术家来说,已经变成一个实现理想的艺术圣殿,这让李文华感到很骄傲。“中国当代的艺术家想要举办个展,首先的愿望是到民生现代美术馆。”好的美术馆与优秀的艺术家之间是相互吸引又彼此需要的。
第三个核心功能就是公共教育。艺术家的观念与表达方式走在普通人思维前端,“我常常说他们是外星人,他们搞的这些东西,不是一般老百姓会去想的事情。但是从人的思维能力提升的角度看,我们又需要这样的人。”艺术家站在人类思维的金字塔尖,从金字塔向下传导是需要翻译的,美术馆正是扮演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从策展环节,李文华就要求团队时刻谨记美术馆公共教育的职责,不仅要展示艺术家的作品,还要梳理艺术家创作思想变成普通大众可以理解和吸收的语言。“我们的美术馆是开放的,它向艺术家开放,也向公众开放,美术馆会密集地邀请艺术家来做讲座,我们鼓励带着孩子全家来美术馆参观、听课、学习、交流。”在李文华的理想中,美术馆应该是一个家庭的“第二客厅”。
“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那么迷人?”
学金融出身的李文华,在接触文化艺术领域的事物时不自觉的会带有金融资本的视角,“我们在和艺术家倡导一个事情,就是艺术也要关心资本,关心中国财富的生态环境。不光是资本关心艺术,这应该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纵观中国历史,社会发展一直都带着某种仇富情绪,每当社会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这种情绪就会爆发冲突,对社会的破坏力非常巨大。李文华说:“仇富的力量不断积蓄对社会稳定是不利的,财富也没有安全感。”他反观西方社会的发展,得出一个很独特的观点: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意大利弗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实际上解决的是金融资本生存和发展的生态问题。
文艺复兴初期,欧洲大陆固有力量很强大,因此新兴金融资本的崛起,不但引起宗教势力的警惕,也加剧了平民的仇富矛盾。弗洛伦萨的一批新兴资本家,通过资助艺术家创作宣传,很好地协调了金融资本面临的两大矛盾:一是推动宗教题材创作,将宗教元素融入艺术品的表达,包括油画、壁画、雕塑等等,缓和了与宗教之间的矛盾;二是将神话、宗教等题材平民化展现,通过艺术品表现一个个生动的普通人的形象,从而拉近了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协调了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艺术与资本联姻,助推了金融资本在和睦的环境下兴起和发展。“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那么迷人?因为那是资本的微笑。资本在那之前一直是“吃人”的样子,通过艺术的方式变得“迷人”了。”资本和财富有了自己的艺术形象代表。
所以在李文华看来,艺术与金融绝不是互不交汇的平行线,也不应该止于金钱的买卖关系,“我们做美术馆去搭建这个平台,就是希望用金融资本的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和艺术活动,相应的也希望艺术家关注中国财富的积累和生态问题。”
我们学金融的都知道资本是流动的,是“热钱”(Hot Money)。当把金融和艺术结合起来看,你就会发现,资本是有终点的,奔流不息的资金流动到最后,有一部分变成高楼大厦,有一部分变成铁路,而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就是变成了艺术品,艺术品是没有折旧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有价值,艺术是资本美丽的终点。“美国第一、二代产业资本家和金融资本家,像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等,他们的财富去哪了?最终都去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几代人创造的财富就凝结在了那里,那是资本美丽的终点。”
![](/__local/7/91/D0/7E3DF3CF892BE5E93F62590493C_ED81B9D1_A691AE.jpg?e=.jpg)
李文华题词:美丽资本
“艺术品的收藏是一个IP的概念”
艺术品收藏是美术馆另一个基础功能,但收藏艺术品并不是简单地把它买下来,要求收藏的应是艺术品的知识产权。“拿一幅画来说,只把画留下来是不够的,你拥有了所有权但是没有使用权。收藏实际上是一个IP的概念。”艺术品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决定着艺术品收藏与衍生品开发的产业发展,美术馆应当起到引领作用。
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与推广,一直是李文华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一个美术馆保持可持续运作、构建赢利模式和商业体系,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弱势,也是别人的优势,就是IP储备的问题。首先量就不够,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产权储备是文化产业开发的原矿,我们的矿就没几块,成色品质又不高,那我们去发展文化产业是很苍白的。
“五道口能培养学生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已经毕业近三十年,但是在五道口学习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1985年,21岁的李文华从内蒙考到五道口。入学来北京的时候,为了省下2毛钱的车费,他从西直门的北京北站一路走到五道口,李文华说,“当时来读书这些孩子绝大部门家境都不宽裕,来了五道口像天堂一样,不仅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金融知识,生活上学院有奖学金,学术研究发表还有稿费收入呢。”还有一件事也让李文华印象深刻,1986年底,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访华,刘鸿儒老师专程邀请他来五道口给同学们上课,内容就是如何炒股票,在课堂上进行模拟交易。在80年代的中国,还很少有人知道股票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有一群五道口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实践了。这在中国金融史上绝无先例,也是五道口不可替代的教育能力。
![](/__local/1/76/BE/4FC2FF044A8259CCCE649DDF109_27DC4D9C_E43DA.jpg?e=.jpg)
NYSE董事长范尔霖1986年10月访问研究生部
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李文华就很爱写字、画画,“当时在甘培根老师的支持下,我组织了五道口第一届书画展,因为学生少,很担心办不起来,但是一征集作品真的吓一跳,我们以前那个大食堂愣是没摆下。五道口有才华的学生真是太多了,我们85级同学里就有画油画的(邢华),写钢笔书法的,写毛笔书法的(李文华),会篆刻的(金俊峰),还有搞摄影的(王庆超)等等。”除了高水准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富有艺术造诣,这一直是五道口学生非常鲜明的素质。
“五道口的金融课程肯定是领先的,现在看来还是有极限,所以我建议道口的师弟师妹可以学学艺术课程。”这是李文华长期从事艺术工作的切身体会,“艺术解决的是创新思维问题,所以当代艺术又叫观念艺术,创新在艺术领域无处不在。艺术的思想又可以化为工匠精神。银行的产品设计,流程创新,投资方式,股权管理,这些东西都是需要创造性工作与工匠精神的。”
李文华说,从五道口毕业,学习才刚刚开始。经营一间美术馆,从东西方艺术史,到世界各大美术馆的历史、运作方式都要一一了解,在坚持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零散的时间从零学起,但是在李文华身上看不到一丝疲惫,反而是对未知领域的巨大好奇,对知识的满满渴求。他希望未来民生美术馆可以发展的更好,成为把中国艺术家和他们的优秀作品推向国际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