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全国人大代表王术君: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倾斜力度

发布时间:2013-03-08浏览量:

  3月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参加了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农信联社理事长王术君,就农村金融改革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王术君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明显”,对此深有体会。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路径是很成功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以贵州为例,自2003年国务院决定将农信社交省级政府管理以来,贵州省农信社步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12年,全省农信社贷款占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67.4%,在全省农信社85家法人机构中,有72家存款市场份额、68家贷款市场份额居当地银行业首位。这也说明,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以与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搞活金融。

 

  王术君认为,尽管农信社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改革发展上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金融需求面临的高风险与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与农业生产效益低及农民承担融资成本能力低的矛盾。近年来,贵州省农信社网点建设投入了24.3亿元,其中,用于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网点建设9.8亿元,由于空白乡镇地处偏远,营业收入难以支撑网点及设备建设成本支出,大都处于亏损状态,到目前,空白乡镇网点建设亏损达到2.2亿元,仅靠农信社自身难以实现发展可持续。

 

  同时,“三农”和小微企业经济实体普遍存在的抵押物不足、信息不对称与现代银行严格的抵押担保之间存在矛盾。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户大额资金需求日益旺盛,抵押物缺失制约了农民大额融资能力。信贷规模偏紧与“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之间也存在矛盾,据初步统计,贵州省仅农信社今年农户和小微企业预计新增贷款在520亿元以上,按今年核定的282亿元的信贷投放计划,远不能满足融资需求。

 

  对此王术君建议,希望中央财税能够为农村金融提供更多更大支持。完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将以信用贷款方式发放的妇女创业就业贷款纳入中央财政贴息范围。对30万元(含)以下农户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所得税,鼓励银行业机构加大农户的贷款投放,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范围,将农村金融机构在西部地区乡镇(含)以下设立的网点纳入定向费用补贴范围。

 

  另外,需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倾斜力度。对于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合理的信贷投放不予规模限制。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按75%存贷比例掌握信贷投放。规范抵押登记收费,减免农户及小微企业贷款登记收费,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和灾害性损失补偿机制,对自然灾害造成的贷款损失给予适当补偿以及核销政策倾斜。健全农业信贷保险机制,完善农户政策性保费补贴制度,分散信贷风险。对农信社改制农商行仍执行原农信社财税优惠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本文转载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