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许均华:重视基础知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发布时间:2012-12-03浏览量:

 

  许均华,我院1984级校友、全国现代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199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银行、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业务,对国内金融市场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工业信贷部和研究室工作。1992年8月参与组建南方证券有限公司,先后任研究咨询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南京分公司总经理、投资银行业务总部总经理、研究所所长和副总裁。2005年8月加入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任首席经济学家。2011年8月任全国现代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协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单位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多次获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信托业协会等单位评选的优秀研究成果奖。

 

  早在采访之初,笔者专门浏览过许均华的个人博客,里面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生活感悟和人生的思考。寥寥三五百字,看似平铺直叙的散淡表达中,传递着他半世阅人、看事、赏景的独到感悟。字里行间隐约浮现出一个朴实无华、智慧洒脱的读书人形象。在他充满书香茶韵的办公室的第一次见面,证实了笔者的猜想。鼻梁上大大的眼镜,简约大方的白色衬衫、黑色西裤,脸上淡淡的笑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他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广博的学识底蕴和高雅的生活志趣。这注定是一场与一位智者几十年积淀下的人生哲学的对话。

 

  读书是习惯,更是纪律

 

  1980年,许均华从农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财经学院金融系农村金融专业。当时农村的学生除了教材以外,没有任何的课外书。上大学后,许均华深感自己知识面的局限性,《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认识到自己与同学的差距后,许均华抓住一切闲暇时间如饥似渴地读书,给自己充电。大学期间的课外时间,他都是在教室里和图书馆里度过的。从那时起,许均华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直到工作以后,许均华爱读书的习惯依旧没有改变,办公桌上总是摆着厚厚的一摞书。

 

  在许均华看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行万里路的,读书就成为拓宽眼界的重要途径。对于“没空读书”的说法,许均华淡淡地说了一句:“都是借口。”他认为,没有人会真的忙到没有一点闲暇时间读书。只要把自己每天需要处理的各种事情梳理清楚,安排妥当,总能留出一点时间读读书。尤其是周末和假期更适合制定一份阅读计划。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对此许均华深有同感,他认为在工作后尤其是进入管理层后,特别有必要多读读历史。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让历史照耀未来。至于小说,很多人觉得看小说比较耗费时间,但许均华觉得这非常值得。他认为小说可以培养人全面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莫言获诺贝尔奖后,他也看过莫言的小说。很多人对莫言评价褒贬不一,但他认为至少莫言对语言的把握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上是很好的。

 

  在看完莫言的小说后,许均华还专门写了一篇博文《莫言是个好作家》。针对许多人用莫言小学没毕业也能获诺贝尔文学奖来讽刺现在的教育制度的情况,许均华用两点加以反驳:第一,现在的教育制度并非一无是处。从这种教育制度建立到现在,也成长出了无数可以称为“有成就”的人;第二,莫言虽然小学没毕业,但也受过高等教育。莫言刻苦自学了初中、高中的课程,还给人讲过三角函数、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课程,后来还在艺术学院文学系读过研究生。对莫言的成功,许均华认为总结起来就是自己一直推崇的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莫言小时候读过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在内的许多古典小说,能背诵许多唐诗宋词,能写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莫言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而且他善于总结和提升他的丰富经历。这才造就了今天的莫言。用何芳女士说的“经历和真诚”两个标准来评价好作家,许均华认为,莫言是个好作家。

 

  从莫言的经历中,许均华总结出一点:读书不一定非得在学校,但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得读书。读书是一种纪律。对此,许均华十分欣赏梁实秋先生的观点。梁实秋在《读书苦?读书乐?》一文中写道:“吾人读书上课,无所谓性情近与不近,无所谓有无兴趣。读书上课就是纪律,越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越要加倍鞭策自己努力钻研。”许均华对此非常赞同,他认为世界不是按照个人喜好而存在,个人要学会适应环境,环境永远不可能为某个人而改变。许均华建议,要把自己看成一滴水,无论在杯子里还是池塘里还是大海里,学会适应环境。感兴趣的知识要学,不感兴趣的,如果是社会立足或工作中所必需的,也要学。读书,不仅要读学校里的课本,还要读“社会”这本大书。学校只能教人安身立命的基本知识,更多的知识尤其是智慧还得靠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学习和积累。

 

  梁实秋先生曾说:“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对许均华来说,该是英雄所见略同吧。

 

  知识易得,智慧难求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认为,博学并不等于智慧。对此,许均华深有同感。他认为人们学的都是知识,但生活中需要的是智慧,知识要能转化为能解决生活、工作中困难的智慧。知识本身不是目的,如果不能转化为智慧,顶多只能为茶余饭后添点谈资。正如,佛家所说,“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许均华鼓励大家学哲学,因为哲学能培养一套系统全面看问题的方法。他认为,无论是教授、研究员还是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家,必须具备系统的思维,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方向,做一个理性的人。平时为人处事可以感性,但是处理个人以外的公事,必须是理性的,特别是在经济、金融这个领域。一句话说得不完整或者说得不全面,或者不加思考张嘴就说,很有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在许均华看来,这不仅是不懂哲学、没有智慧的表现,更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善于寻找原因,洞悉因果关系。许均华信手拈来一则例子:某个地方起火了,智者会很快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根据不同起因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普通的木柴、家具起火,用水浇灭即可;汽油、煤油着火,就万不能浇水,可用沙土扑救,还可以把毛毯浸湿,然后覆盖在着火物上;电器起火,应该首先迅速拔下电源插头;然后用棉被、毛毯等不透气的物品将着火的电器包裹起来,使火因没有了空气而熄灭。然而这还不够。某处故障造成了起火,此处起火是果;起火后可能会蔓延,殃及邻居,此处起火又成了因。智者对其中的因果关系洞察明晰,知道除了灭火还要动员邻居迅速撤离,并及时设立隔离带。这才是大智慧。

 

  第二,透过现象看本质。做任何事情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借用佛教禅宗中著名的公案,宋代吉州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描述佛教修行的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凡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用肉眼看问题,往往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把事物的表象当真并执着于上面。聪明人怀疑一切,深知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很容易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只有智者才具备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在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不断的反省,对世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真正做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做事情要有整体意识。“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虽然部分构成整体,但是部分不是整体。现在很多搞经济分析的人经常把一个因素的影响无限地夸大。比如,很多人炒CPI这个因素,不断地夸大其影响,最后似乎所有东西都和CPI有关了。似乎CPI一宣布,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储备金率或利息的政策马上就会出台。许均华认为,经济政策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等等,单一的数据不能代表整体。作为五道口硕士生导师,许均华在五道口讲课时也要求学生的学习要有整体意识。即使是到某一行业去工作,也要对这个行业有整体的认识,包括这个行业的历史、理论、法律法规、政策、业务模式、盈利模式、风险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这个行业内的专家。

 

  年过不惑、历经世事的许均华深感智慧的重要,他认为只有将所学的东西转化为智慧,才能活得自在明白。很多学者、机构担心中国明年可能出现“经济寒冬”,许均华认为,明后两年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会更多。今年的十八大和明年的两会之后,我国未来五到十年内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制度,都将明朗化。平稳过渡后,政府将集中精力研究经济政策。“如果今年经济算是低谷的话,从明年开始中国经济应该会呈上行趋势。”许均华说。

 

  解开心结,心无挂碍

 

  “人生难得,自当珍惜。如法修行,可得解脱。”这是许均华读《掌中解脱》十六字心得。在许均华看来,要做大事,先要有大胸怀。所谓大胸怀,必得解脱。欲得解脱,先解心结。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每个人在达到理想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挫折。在工作中,生活中,包括情感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惑。困惑很多,不化解的话会带来身心双重的苦痛,甚至有些年轻人遇到点挫折可能就会采取极端行为,当然这非常不可取。靠别人帮忙解开这个结是不可能的,即使对人倾诉,问题也并没有解决。因此,每个人都要学习一种解开自己心结的方法。

 

  如何解开心结呢?在许均华看来,其实也很简单,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别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矛盾的时候,将心比心,站在他人的角度重新审视问题。比如,处理婆媳关系,如果只强调婆婆应该对自己怎样,肯定会产生很多矛盾。如果反过来想一想,作为儿媳妇,自己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可能很多事情就会释然了。设身处地地去为别人考虑问题,不要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又比如,上班的时候,领导突然临时给你一个任务,要求下班前完成。从自身角度看,你可能觉得手上还一堆事呢,又突然分派任务,怎么这么倒霉。反过来想想,领导这是信任你,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才让你多分担一些任务。这么一想,心结很快就解开了。学会解开自己的心结,才能活得快乐、自在。在许均华看来,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了无牵挂,心无挂碍。

 

  但不以自我为中心并不代表没有自己的原则。许均华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底线,这是不能逾越的。在坚持原则的同时,还要注意六字真言--“曲则全,缓则全”。很多事情单刀直入不行,需要讲究迂回策略;很多事情也急不得,需要先缓一缓,缓也是一种策略。

 

  此外,许均华还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找一个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人,这个人不一定是父母、爱人,也可以是某个同事或者长者。这样在做很多事情之前可以先去请教,征求一下意见。这样做事心里才有底,遇到问题也有人可以指点迷津。

 

  历经四十年的风风雨雨,许均华感慨,人首先要学会生存。要生存,首先要适应环境。比如,目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企业需要做的是积极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调整策略。企业要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利润空间可以大一点,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应该适当把利润空间缩小一点,提高民工工资,防止“民工荒”加剧企业收益下滑。

 

  解决农村经济问题需要系统思维

 

  从农村考上大学,本科就读农村金融专业,撰写过《农村社会集资问题研究》、《当前农村民间自由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中央银行信贷政策的城市偏向--农业信贷往何处摆?》等优秀调查报告,参与翻译出版《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撰写《漳州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上述经历让许均华对农村经济问题难以割舍,一直在思考农村经济发展的出路。

 

  在许均华看来,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但是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和制度上着手。目前在农村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等)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导致被动跟着问题转,出了问题再去解决。

 

  比如,农民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扔下大片土地抛荒,尽管做的都是最脏、最累而且工资最低的工作。关键是在农村种田没有保障,收益不稳定,这与国家的政策有关系。如果国家采取对农民务农的保护政策,农产品不足的时候政府鼓励农民生产,农产品多的时候由政府收购,当种田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农民自然愿意留在农村。改革初期的分田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它又成为了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障碍,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要形成规模经济,要考虑包括土地制度在内多方面因素,思考如何将土地集中,使其适合机械化生产、规模化生产,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又如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的问题。第一,解决生产资料供应的问题,既要保证足量的生产资料供应,又要维持合理水平的价格;第二,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第三,解决农民金融服务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金融体系解决农村资金稀缺的问题,单靠高利率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对农民来说反倒成了另一种压力。再如,农民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问题等等。许均华感慨,现在没人去系统地考虑这些问题。他建议,针对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国家各部门应该认真研究一个整体解决方案。“三农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解决,但有个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要解决三农问题,分管这方面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许均华认为,第一,他必须对“三农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了解;第二,他必须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许均华深深感慨,现在政府和社会对农村走出来的年青人关心太少。第二代农民工出走农村,小孩没人教育,父母也没人赡养,背井离乡独自外出打工,心理上非常孤独。为什么富士康那么多年轻人跳楼,关键在于这个群体在生活上、在情感上或者其他方面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去关怀解决。“我们的团委、青年组织理应帮助在外面打工的青年,应该给他们建设一个温暖的家,及时帮他们去解决问题,但现在团组织、青年组织为这些在外面打工的农民做了什么事呢?”许均华动情地说。

 

  国家在“三农问题”上也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也做了很多事情,但许均华认为关键还是要对“三农问题”做系统全盘考量,拿出一套解决方案,并确保不折不扣地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偏差要及时纠正。比如,对农民种粮的补贴。现在的做法是,根据家里拥有的土地,按照一亩地多少钱的标准直接补贴。在许均华看来,农民拿了补贴也不一定会去种田。他建议,应该在农民种田收获了粮食出售的时候,政府在收购的时候添加补贴,这样才能鼓励农民种田。同时还要做好监督工作,许均华以家电下乡举例,目前部分地方出现的下乡家电价格虚报和商家与经手人联合骗补等现象,充分说明了严格监督的重要性。总之,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智慧,这是对新一届政府班子的挑战和考验。

 

  感恩五道口,寄语后来人

 

  与五道口的缘分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1980年,许均华考大学的时候,对所学的专业完全没有概念,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金融。他对金融的全部认识都来自于家乡的农村信用社以及做会计的哥哥。时年恰逢湖南财经学院在全国招收第一届农村金融专业,种种机缘巧合,许均华选择了农村金融。那时他并不知道五道口正在前方向他招手。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许均华听说有大四的师兄报考五道口被录取了,于是立志也要考五道口。就这样,命运一步步引导他走进了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在五道口的日子,许均华过得很快活。住得好,房子是两个人一间;吃得好,助学金和财政部财科所的研究生看齐。每个月领到钱,许均华都会和班里几个同学去吃一顿水饺;出去调研,不仅有三块钱一天的补助,还可以坐硬卧。

 

  但回首在五道口的求学生涯,许均华感慨最多的,不是优越的生活条件,而是五道口的办学特色对他日后工作的帮助。五道口办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校既有一般的院校里面的纯理论研究学习,也有专门请实际工作部门的人来讲实务课。这让许均华在学校学到了理论、政策、实务三个方面的知识。同时,从金融系统角度来说,五道口的学科设置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通过在五道口的学习,许均华对金融有了一种系统的、全方位的理解。此外,五道口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在金融圈工作,这让在校生能通过很多活动,面对面与已经功成名就的师兄师姐进行交流探讨,也能获得难得的实习机会,深入了解行业的现状。因此毕业到单位以后,许均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并做出了成绩。而五道口在不断地积累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品牌效应,也成为五道口出身的学生的“隐性资产”。在工作中去找其他单位办事,五道口学生所受到的接待有时会更亲切,对方也愿意提供便利条件。许均华毕业后从农业银行转战南方证券,再到中诚信托,再到现在的现代金控,无论在哪一行都能做好工作,做出业绩。“五道口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我自己来讲帮助很大,”许均华说。

 

  因此,许均华一直坚持,无论五道口怎么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强调系统全面思维的办学思路不能变。这是五道口不可替代的特色。至少在可预见的十年、二十年内这种特色还是非常有用的。与清华大学的合并,许均华认为,给五道口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五道口的学生可以更便利地学习更多金融以外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部委筹办的学校,也只有依靠一所国内国际知名的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延续下去。从这个层面来讲,五道口与清华大学的合并是件好事,两者强强结合将更有作为。

 

  对五道口的在校生,许均华以过来人的经历和智慧给出了殷殷忠告。他强调,在校生要认真学习基础课程,只有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要多读书,多看些哲学方面的书,培养自己系统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对于求职时是否需要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许均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职业是无法规划的,很多职业不是你能选择的。职业规划只能限制自身的发展可能性,同时无法及时跟上市场环境的变化。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许均华遇到声称自己有一个详细的职业规划并坚持要按照职业规划来发展的人,他会劝说这样的人不要来公司工作。在许均华看来,他更愿意员工将公司当作人生当中精彩的一段经历,更希望看到员工从公司出去后能发展得更好,做出更大的成就。

 

  职业规划是不必要的,但许均华认为事业目标和职业理想是需要的。许均华最早萌生职业理想是在五道口的时候,时逢金融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开展,他认为自己应该投身其中,为金融体制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着手撰写了多篇文章为金融改革建言献策,也翻译了很多国外文章,引进国外的经验和理念。后来在金融系统内工作,许均华将事业目标定为为了行业的制度性建设和业务创新做贡献。这种高远而不脱离现实的职业理想正是他一直所倡导的。许均华建议现在的学生,要围绕事业进行人生规划,眼睛放长远一点,志当存高远。不要被眼前的东西所迷惑,不要执着于起薪和工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不要纠结于经济形势。而要认真静心思考自己的事业目标和职业理想是什么,确定好了就义无反顾地去学习去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中去,扎扎实实干出成绩,为该行业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才是他所推崇的真正的成功。(文/岳小乔 实习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