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中国能跨过个人支票这个重要的支付环节吗

发布时间:2012-05-17浏览量:

                                                                  阎志鹏 高洪满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解放后不久就取消个人支票的使用,直到1977年,才出现了个人支票的雏形,发展到现在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有人认为,目前随着网络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将成为未来取代现金交易的主要方式,中国完全可以跨越个人支票。我们个人认为,第三方支付主要还是在大中城市,而中国的城市化率要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的时间。

  个人支票综合了现金和银行 卡的优点,是任何支付工具不可替代的支付结算工具。2003年美国通过了《21世纪支票交换法案》,赋予电子支票与传统支票同等法律效力,给予了支票新的生命力。通过这种“替代票据”,银行在票据清算中可实现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之间的自由转换,这既使得银行之间的电子提示变得更为方便,又保证那些不愿接受电子票据的银行和个人能够继续使用纸质票据。在电子票据的清算方面,早在上世纪8 0年代,美国票据自动清算所(ACH)已经采用票据截留的方式来实现票据清算的电子化,电子支票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结算速度和效率。在三大支付工具中,美国个人支票的支付金额占整个非现金交易总额中的44%以上, 而银行卡(信用卡和借记卡加起来)只占5%,可见个人支票在美国支付体系中的重要性。

  支票是降低商家支付结算成本的选择。零售行业,特别是超市、家电连锁等由于自有固定资产不足等原因,较难从银行渠道获得融资,而主要依赖各类供应商应付款和商户应付货款等短期运营付债。这类短期负债的资金来源有限,受市场波动影响十分明显,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这些企业在销售货物时,却不得不面临接受费用高达1-2%的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或点钞找零较麻烦的现金。但整个零售行业的利润率却很低,只有5%左右,并且大部分超市的利润率在3%以下,如2009年联华超市2.1%、新华都2.2%,而华联综超只有0.7%。所以零售超市不得不寻找其他低成本渠道来解决支付问题,支票正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支票具有背书转让等信用功能,能促进商业流通速度,解决中小企业及个人融资难问题。比如说我现在要开一个汽车的销售店,我没有钱,但是汽车制造厂的老板知道我的信用很好,我给他开一张五百万的支票在三个月后到期,要求三个月之内我偿还,我三个月卖了30辆,一辆30万,我给他500万,我挣了400万。汽车制造厂的老板相信我能卖这么多,我没有一分钱,他也没有给我一分钱,他就是把这30辆拿到我这里卖。同时他那里要进原料和钢材,他也没有钱,他把这个票据背书转给那个钢材厂的老板,给他500万,钢材厂的老板一看是我的,都很有信用,他就把这个支票拿走,又给了他500万的钢材,这500万已经是1000万了。就是说,一张支票做成两次买卖,做成了1000万的买卖,但是在做的时候手上一分现金都没有用,在做的时候节约了1000万现金,所以说支票是银行家和商人在金融 史上最大的发明之一。

   此外,个人支票能对增加存款、增加客户的“粘性”、减少资金的滞留和沉淀、使资金能更多地在银行“体内循环”起很大作用。减少现金流通量, 可以为国家节省货币发行成本、为银行节约现金使用成本, 减少“现金搬家”现象, 缓解银行柜台压力, 增加偷漏税及洗钱的难度。

  从货币的发展历史看,从实物货币阶段(如贝壳)、贵金属 货币阶段(如金银)、代用货币阶段(如纸币)到信用货币阶段(如支票),货币形态在不断的演进。而电子支票这种新的货币形态可能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电子支付(电子支票、网上银行 等)正以快速发展的速度取代各种传统的支付方式,悄然改变着我们的交易模式。

 2007 年我国借鉴和吸收美国、香港的做法,开发了全国个人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结束了支票只能在同城使用的历史,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通用,并极大地降低了的结算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率。保监会禁止以现金向保险中介机构以及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的个人支付佣金、国务院关于预付卡规定单位一次性购买5000元或个人5万元以上的,不得使用现金。这些都为个人支票的使用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同时电子支票还符合无人银行和无纸化、电子化的趋势,能很好地与银行卡、纸质支票相互补充,能在极大程度上取代现金。

  近日来,以支付宝为主的2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近日终于拿到了央行的许可证,打破了以往只有银行才能做货币收付、结算、转账等业务的格局,形成了目前以银行、第三方支付、预付卡发放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以现金、银行卡、预付卡、网络(包括互联网、手机、电视、电话)支付手段为主的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支付产业。据统计,2011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3650亿,同比增长102.6%,虽在我国支付产业1600万亿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随着第三方支付企业由刚开始的仅仅网上支付发展到线下支付,再逐渐向理财 、保险、转账等其他金融领域不断深入,银行开始有点担忧。特别是在巴塞尔新协议的实施、利率市场化的预期及日均存贷比管理下,存款缺口大、中间业务占比少及客户基础不牢固成为银行目前最大的难题。

  因此银行应积极推出个人支票存款账户,优化电子支票网上支付功能,使借记卡、电子支票和支票存款账户能有效地绑定在一起,满足各种支付结算要求,既能方便客户、降低商家结算成本,又能使银行增加存款,节约现金使用量。这样客户网上购物可以用电子支票,线下支付可以用借记卡,平时在没有POS机具的地方可以用纸质支票,大大减少现金使用量、降低了支付成本、提高了结算效率。同时规定所有国家政府机构和国有单位的收付必须以支票形式进行,不得使用现金,做到每笔资金有记录可查,可以有效堵住偷漏税及乱发预付卡的可能。

作者简介:

阎志鹏博士,新泽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助理教授。曾就职于纽约市一大型对冲基金-千年合伙人有限公司的统计套利部。他曾先后获得美国布南迪斯大学国际经济与金融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及工程学士学位。在赴美之前,阎博士曾在大鹏证券投资银行部上海总部任项目经理。在美求学期间,他曾在麻省州政府、哈佛大学商学院、道富全球咨询公司等处实习。在国内外著名期刊杂志上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主要作品有《反思华尔街》。

高洪满博士,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94级的金融学硕士。曾任教于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商学院、田纳西金恩学院。曾任职于浙江省财政厅和国有资产管理局,并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做过学术报告。在《第一财经(微博)》、《上海证券报》、《金融时报》等国内外著名期刊杂志上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主要成果有《中国债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