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入校30周年
30年前,五道口还是北京海淀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地名。不曾想若干年后,因为其历届毕业学生在金融行业的良好口碑,使得五道口成为金融行业黄浦军校的代名词。
198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在五道口正式成立,并招收了第一届研究生。1982年,五道口招收了第一届保险专业研究生,我有幸成为五道口首届保险专业研究生。1984年底,第一个在媒体上署名五道口发表文章的,正是五道口第一届保险专业学生。
五道口的办学很有其特点,既依托行业优势,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五道口的师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系统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资深专家,另一部分则聘请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资深教授。五道口的这一办学特点使得其在教学方面具有其他高等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方面,学生可以接触到相关高校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思想,从而保证五道口的学术水平能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依托行业优势,使得在校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金融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改革实践,从而保证五道口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办学特点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五道口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有大量参与金融行业社会实践的机会。不仅每年的假期会去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而且还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参与金融行业的相关改革实践活动。
“合肥会议”是我国现代金融史上必须留下的一笔。1984年5月底至6月初在合肥召开了中国金融学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五道口的前二届学生“一鸣惊人”,在会上发表了《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索提纲》(征求意见稿),史称“五道口‘蓝皮书’”。它直接引起了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并影响“七五计划”建设中金融体制改革的内容。因此,其在中国金融改革历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合肥会议”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五道口更加盛行,学生们利用各种机会积极投身到金融行业的改革实践中。当时,我国的保险行业正处于恢复起步阶段,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几位保险专业的同学不仅常常利用假期去PICC(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简称,也是当时唯一一家保险公司)实习,也有机会参加PICC的相关会议和研讨会。课余时间大家也时常聚在一起讨论我国保险业的改革和发展等相关问题。“合肥会议”结束后,对我国保险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想法日趋清晰,于是我们五位保险专业的同学,魏迎宁,王育宪,孟兴国,陈宪平,郑培明,觉得可以形成一份文字材料。大家商定由王育宪同学执笔,起草了《关于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问题》文章。考虑到当时我国保险业尚处恢复起步阶段,而且文章中的有些观点比较敏感,为稳妥起见,我们决定使用笔名发表这篇文章。考虑到我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且写作组由五位同学组成,于是我提议能否使用“五道口”这个笔名。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只是有人觉得这个笔名有些土,而且也不像一个人名,于是大家讨论后决定将“五”字改为“伍”字,这样听起来更像一个人名。于是,这篇署名“伍道口”的文章发表在了1984年底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上。这是五道口这个名字第一次被使用并出现在媒体上。说实话,当时我们5个学生使用五道口这个名字发表文章确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根本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五道口竟然会成为金融行业一个响亮的品牌,被誉为金融行业的黄浦军校。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当时已经成为黄浦军校中的一员了。如果当时知道这个结果的话,我想我们这些保险专业的学生可能也不会轻易或者贸然使用五道口这个名字了。即使使用的话,也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将“五道口”改为“伍道口”了。
28年前对于五道口这个笔名的使用固然有其偶然性,但是五道口这个品牌的价值确实凝聚着30多年来几代五道口人的心血、努力、奋斗和贡献。30年前,我们怀着求学的渴望从全国各地来到五道口,30年后,我们带着五道口的使命奋斗在金融行业。每每想到当年在五道口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依然历历在目,令人难忘。岁月流逝,但是五道口人的精神却是永恒的。
郑培明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82级研究生
2012-3-15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