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引领健康行业发展——访2006级硕士校友乔洪波

发布时间:2023-11-09浏览量:

     

乔洪波,2006级硕士校友,北京海纳有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问:您对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理解? 您认为大健康产业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的重要性是什么?

乔洪波: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医疗健康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过去对于无法解决的临床需求,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诞生出新的治疗方式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对于已经有办法治疗的疾病则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更低的并发症、更好的治疗体验及更低的临床费用;对于健康人群,出于对疾病的恐惧,也在积极对疾病进行预防,进行定期体检及疾病筛查;也有健康人群希望自己有更强的免疫力进行干细胞输注,希望拥有更好看的容貌进行美容整形。就拿近视举例来说,没有框架眼镜的时候屈光不正是没有矫正方法的,人们追求看得清楚;有了框架眼镜之后,人们出于对美感和便捷性的追求,发明了隐形眼镜;出于对近视的预防,发明了OK镜;为了能彻底矫正视力,发明了飞秒或者半飞秒激光永久矫正视力;担心激光的安全性或者考虑之后有更好的疗法,现在又有植入物可以纠正屈光不正,等有新疗法时将植入物取出。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对健康领域的投入越多,就说我们的亲身体会,我们接触的保健品原料企业,基本都是以向欧美发达国家出口为主,他们已经在满足基本诊疗的基础上向医疗保健领域发展。正是人们对健康的不断追求,推动医疗健康产业持续向前发展。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到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营收规模达8万亿元,增幅达8.1%,预计2024年将达9万亿元。我国大健康产业行业增速高于我国GDP增速,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引擎。同时,人民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指标之一。


问:作为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海容资本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有哪些主要的考虑因素?

乔洪波:首先,产品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首要关注的问题,只有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相关企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严肃医疗领域我们尤其关注这一点,在我国当前的医疗体系下,产品与客户的关系相对复杂,患者是产品的终端受益者,医生是产品的使用者,医保是产品的支付方,医院决定产品的准入与否,因此真正好的临床产品是要满足各方“客户”需求的。第二,产品是否为患者刚需。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此产品是否真正有临床价值,是否为一线疗法或者有能够成为一线疗法的潜力,只有真正有临床价值的产品在后续的发展中才会更有韧性。严肃医疗通常讲究循证医学证据,真正有临床价值的产品随着临床使用时间的增加,经过真实世界的验证,临床证据会更加充足,更能获得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第三,市场空间是否足够广阔。医疗健康行业虽然是一个庞大的行业,但是细分下去是由不同的细分领域及其上下游组成的,医疗健康产品普遍投入大,产品研发及注册周期长,细分领域市场空间是否广阔,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第四,是否具有技术壁垒。医疗健康产业虽然有其进入壁垒,但也遵循基本的商业逻辑,若产品技术壁垒不高,市面玩家增多就会引起无序竞争,从而导致产品毛利下降,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问:大健康产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技术创新、市场竞争等。海容资本在帮助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提供哪些支持措施?

乔洪波:海容资本作为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机构,到今年已经十一个年头了,这十年来我们投资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药物临床前CRO机构,同时也投资了创新医疗器械及布局医疗器械的临床前CRO,多年来在行业内积累了广泛的项目资源和人脉资源。同时,这十多年伴随国内医疗健康的发展,对项目有一些独特的体会。虽然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快速,但是其本身仍旧遵循基本的商业逻辑。对于初创型企业,基于我们自己对行业的认识,我们乐意为企业在战略及公司产品布局等方面提供参考建议,协助企业梳理商业模式,为企业引进新的投资人等;对于发展中的企业,基于我们自己的产业布局及行业资源积累,为企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引进资源,帮助企业共同发展。


问:海容资本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完成了多个投资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您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哪些?对于这些项目的投资和发展,您有哪些具体的经验可以分享?

乔洪波:海容资本成立至今完成了二十多个项目的投资,目前为止已经有几个项目实现了上市退出,仅从收益率的角度看,药易购和易明医药比较具有代表性,药易购的DPI(Distribution Over Paid-In)是3.10,易明医药的DPI是5.00。药易购是一家医药品流通为主的企业,易明医药是一家以仿制药为主的企业。

我们将自己定位为善良的资本,我们追求的理想项目是既能解决患者的重大问题,带来巨大社会价值,又能给我们带来投资收益的项目。今天想着重和大家分享航天泰心这个项目,航天泰心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50多年的航天伺服技术和精密机电控制技术,研究出国际最前沿的第三代磁液悬浮人工心脏HeartCon,2018年获得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2022年产品获批上市,目前已经开始在临床使用,用于救治终末期心衰的患者。

心衰患者市场庞大。在我国,心衰患者群体庞大,≥35岁的居民中,1800万人患心衰,Ⅲ-Ⅳ级(不可逆)的约占1/6,即300万人,按照5年50%以上死亡率,即每年因终末期心衰导致死亡的患者达30万人,保守估计也是百亿级的市场。

人工心用于治疗终末期心衰患者循证医学证据充足。国内外医学指南均将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LVAD)、心脏移植及药物姑息治疗作为终末期心衰治疗的手段。而我国心脏移植数量严重不足,每年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不足1000例,药物姑息治疗用于心脏移植或LVAD植入前保持终末器官的血液灌注,无法作为最终治疗手段。

进口产品未进入国内,国内终末期心衰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治疗。从第一代气动式人工心脏1963年被发明,到现在已经更新到第三代磁悬浮人工心脏,国外已经进行了成熟的临床应用。国际上人工心脏被雅培和美敦力垄断,而且没有进入中国,对于国内终末期心衰患者若无法进行心脏移植,等待患者的只有死亡。在我们投资航天泰心时,国内虽有获批产品但因为各种原因没进行商业化推广,从临床结果来看,航天泰心是同产品最优。

在接触到项目时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理想中的项目,立马决定对项目进行投资,目前航天泰心已经进入IPO准备阶段,我们预期也会为我们带来可观的投资收益。

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分享的话,首先是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熟悉或者能够快速熟悉各种疾病当前治疗方法,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情况、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在接触到项目的时候能快速判断项目的投资价值、判断当前是否为合适的投资节点,好项目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具备相关能力,即使遇到好的标的也会擦肩而过。这一点从教训的角度来讲我们也是有的,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越来越专业化,尤其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声、光、电、热、新材料、AI等技术,在遇到真正好项目时,项目方是具有选择权的,如果在相关领域没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沟通时无法与项目方达成同频,也很容易成为项目方的备选方案,从而错过项目或者错过最佳的投资时机。之前我们有个眼科项目就是因为相关储备不足而错过。

第二,要有独立判断能力,药易购就是我们在参加一次公开路演时遇到的,当时同行都不看好这个项目,但是基于我们的行业经验和投资经验,我们判断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投资价值的标的。结果项目发展超出我们预期,后续也顺利实现了上市退出,给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投资回报。

第三,要具备获取项目的能力,这与前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仅是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却无法获取到潜在标的,也不会有出手的机会。航天泰心项目就是我们偶然得知有投资机会。在拿到这个项目之前我们已经在关注人工心脏赛道,知道有这么一家技术很厉害的公司,却一直没有接触的机会,在偶然获取到这个项目之后我们就选择了果断出手。

第四,要做行业积累。其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以上三点要做好都需要在行业内长期积累。行业的积累有助于熟悉各个细分领域发展现状、技术发展趋势,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判断项目;长期的行业积累有助于我们认清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同细分领域的细微差别,从而培养独立判断项目的能力;长期的行业积累也有助于积累我们获取项目的渠道,获取的项目越多也越有助于我们理解行业、判断项目,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问:您认为大健康产业在未来几年中会有哪些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乔洪波:对于医疗器械领域,一是,“走出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及机遇,尤其是中高端医疗器械。依托于我国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和相对低成本的人力,再加上国内企业灵活应对市场的能力,国内企业往往有能力将产品做得又便宜质量又好,叠加国内14亿人口市场的规模效应,国内企业产品在输出到国外往往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国产器械对中高端产品的突破,相信中高端医疗器械的出海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18年到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整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2%,远高于同期我国全部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

二是,上游核心零部件的突破。目前,国内诸多医疗器械的发展受限于上游核心零部件,尤其是高端产品核心零部件。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相较于国外企业成立时间短、规模小、产业链不完善,现阶段诸多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受制于进口厂家。而进口核心零部件供货周期长、反馈慢、价格高,极少能为国内企业提供定制服务,从而一定程度导致国内同类器械产品同质化严重,且限制国内器械企业发展。比如骨科核心材料陶瓷及PEEK材料,均只有个别几个进口厂家可以生产;质谱领域分子泵,全球只有一家企业可以生产;生化分析仪核心部件基本都需要从日本进口。国家“十四五”规划多次提及高端医疗器械及相关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因此不论是从国家政策支持端还是医疗器械企业需求端,医疗器械核心零部件的突破是必须要做的事。

三是,高端医疗器械的突破。目前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医疗器械已经逐渐实现了自主可控,但是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许多细分方向均由国外进口厂家把持。如高端医学影像领域,由“GPS”把持;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由达芬奇把持;高端内窥镜由奥林巴斯、宾得、富士等厂家把持。随着国家对高端医疗器械的支持及对进口产品采购的限制,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问:对于那些希望从事/服务健康产业的校友和同学,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您认为他们应该关注和抓住哪些机遇和挑战?

乔洪波:医疗健康领域需要长期深耕,医疗健康行业是个回报周期长的行业,这不仅是由诊疗类产品长周期、大投入决定的,同时也是做好这个行业的必然要求。只有长期关注这个行业,才能对企业的发展规律、行业规则、行业政策有更准确和深刻的理解。

想从事医疗健康领域需要不断地学习,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有新的技术应用到医疗健康领域,不断有新的治疗方法用于解决当前临床问题,不断有新的临床指南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新技术的动向、政策趋势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医疗健康作为国家强监管行业,从国家政策层面可以洞悉行业机遇及挑战。最明确的利好政策,医疗设备的“国产替代”,国家在国产替代方面给与实际的政策与资金方面的支持,政府采购时采购进口产品需要单独说明理由,同时部分产品限制采购进口产品的比例,这给国产医疗器械发展提供非常好的契机。同时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有利于行业回归合理利润,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需求,同时也能实实在在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

当然政策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如药品的一致性评价、药品与器械的集中采购、对医美等行业的管控及医疗反腐等。建议关注临床刚需、市场规模大、有实际临床价值和技术壁垒的细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