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2021级技术转移硕士校友张胜海:金融引擎 助力健康产业的崛起

发布时间:2023-11-15浏览量:


张胜海,2021级技术转移硕士校友,北京首医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金融推动生产端创新,优化支付端结构

医疗健康产业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全球卫生服务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为约10%。根据OECD的统计报告,2019年,美国的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6.9%,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如,法国是11.5%德国是11.3%加拿大是10.4%英国是9.7%。在发展中国家,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通常较低,但也在逐年增长。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为7.0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7.08%。近两年健康服务业占GDP比重并未发生较大变动,经初步统计,我国健康服务业市场规模在2021年已突破8万亿元。


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    



健康产业基本可以划分为: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保健及养老为主的健康养老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健康产业主要以医药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为主,市场占比分别达到50.05%、33.04%,医疗产业9.49%、保健品产业4.72%、健康管理服务产业2.71%。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资金募集、资源配置、风险管理、支付结算等关键作用。健康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当然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对于健康产业的助力主要体现在产业的两头,生产端和支付端

在生产端,新药研发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它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性。新药研发需要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长期的研究。在资金方面,新药研发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市场推广,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个新药从研发到最终上市,平均需要花费10~15年的时间和数十亿美元的研发费用。在高投入下,还伴随高风险。新药的研发成功率极低,大部分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就会失败。即使成功研发出新药,也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才能进入市场。此外,新药上市后还可能面临患者使用反馈、药品质量问题等风险。如果一个新药成功上市,它将拥有一段时间的专利保护期,保护期内其他公司无法生产同类药品,因此可以获得高额利润。

对于医药研发来说,传统的融资方式往往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而金融通过提供多种融资方式,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等,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2018年,科创板在制度上进行了创新,打破了传统的盈利要求,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这对于创新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且早期往往无法实现盈利的医药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融资路径,使得企业能够在自有资金投入、PE/VC、海外二级市场融资等渠道以外,有更多的融资选择,大大缓解了他们的资金压力。这无疑会吸引更多的投资机构进入创新药研发领域,为医药企业的创新研发提供了更强的资金保障,进一步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截至2023年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546家,总市值超6.4万亿元。其中,生物医药类企业为107家,合计市值约为1.28万亿元。iFind数据显示,在科创板107家生物医药企业中,百济神州(688235.SH)的市值最大,约为1625.41亿元

在支付端,公民健康权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基本人权之一,国家有责任通过制度安排来保障公民的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虽然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仍然比较薄弱,医疗服务覆盖率低。全球普遍面临医疗支出持续增长、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衡的问题。金融作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多元化融资的重要手段,在医疗保障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保基金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行有效管理,以保证其价值不受通货膨胀等因素侵蚀;同时寻求适度的增值,以应对未来医疗支出的压力。借助金融工具,可以进行保值增值。在医疗保险产品设计上,可以通过金融手段,实现医疗保险产品创新,拓宽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满足公民多元化的医疗需求。如商业健康保险、重疾保险等产品,提供比公共医疗更全面的保障,降低公民因病致贫的风险。在支付方式上,金融科技可以推动医疗支付方式的创新,如推动移动支付、电子支付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提升医疗支付的便捷性和效率。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医疗保障的精准化、个性化,提升医疗保障的效能,更好地满足公民的健康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医疗保障的风险管理能力,推动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健康产业发展四要素:创新、转化、资本和支付

随着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和逐步成熟,“创新、转化、资本和支付”四个关键要素已经成为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推动了医药健康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变革;转化使科研成果得以应用于实践,促进了医药健康产业的升级;资本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持;支付方式的改革和支付技术的发展则为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结算方式。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科技进步速度减缓的背景下,这四个要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创新是健康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可以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多个方面。在技术创新方面,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医药健康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比如,人工智能可以用于疾病预测、病理分析等,大数据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基因编辑技术则有望实现精准医疗,这些都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如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等新型模式的出现,也将医药健康产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转化是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健康产业的转化主要体现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和市场。这需要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例如,中国科学家在新冠病毒研究、疫苗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并迅速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重要贡献。

资本是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医药健康产业的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资本可以通过直接投资、并购、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进入医药健康产业,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尤其是在当前,各种新兴技术的发展为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因此,资本的引入对于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支付是医药健康产业运行的关键环节。医药健康产业的支付方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供应和消费。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按服务项目付费逐渐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转变,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的供应结构,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同时,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的广泛应用,也为医药健康产业提供了更便捷、更高效的支付方式。


健康产业逐步从治疗为主转到预防为主

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我已经在医药健康产业耕耘了许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了不计其数的科学家、医生、企业家、投资人和政府人员,这让我深深地理解到,医药健康产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探索,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再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研发注册,以及产品市场推广,每一步都有深刻的体会,并经历了很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在我加入首都医科大学成果转化团队后,更加清晰地看到从临床需求出发到创新转化的全过程。“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是我一直在工作中不停追问的问题。健康产业的未来可能是在于如何融合前沿科技,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的转变,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转变,从单一治疗向个性化精准治疗的转变。

在肿瘤领域,2021年,全球新确诊癌症病例约1929万,死亡病例约996万,其中中国是全球癌症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新增癌症病人就达429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高达281万。另外,与美国相比,2012~2015年中国癌症的总体5年生存率较低,为40.5%,美国在2012~2017年的5生存率为67.7%。以肺癌为例,在癌症的四类分期中,最早期的(IA期)患者5年生存可以高达90%,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最差也在75%以上而对于中晚期的肺癌患者,II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13%~36%,临床上最晚期(IVB期)的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几乎为0。要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的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到2030年达到46.6%的目标,要更加重视肿瘤防控技术,普及肿瘤早诊早治概念。

在肿瘤早筛技术中,“液体活检”以其特有的技术优势,成为肿瘤早期筛查、诊断的“明星技术”。ctDNA甲基化不仅可以说明肿瘤的存在,还可以做到肿瘤溯源,是比较理想的早筛标志物,成为公认的肿瘤早筛液体活检主流技术。目前有很多种生物测定方法来检测DNA甲基化,包括甲基化特异性PCR、亚硫酸氢盐测序、甲基化DNA免疫沉淀等。但由于甲基化的检测方法没有突破,真正形成产品的仍很少,即使最终获批,由于检测步骤繁琐以及亚硫酸钠的转化率问题,临床推广仍较为困难。急需有新的甲基化检测方法出现,才能真正将基于DNA甲基化检测的肿瘤诊断造福于人类。我们正在转化的一个项目正是基于“863”课题大量的投入及多年的数据积累和研究,开发建立的一种创新ctDNA甲基化检测体系,实现了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成本的甲基化检测

从经济学的角度如何评估肿瘤早筛的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药物经济学中有一种用于衡量医疗干预或治疗对个体生命质量影响的指标叫作“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质量调整生命年是常用的效用指标,等于剩余生命年乘以这段时间内的健康效用值。而健康效用值反映的是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程度,取值0~1,0代表死亡,1代表完全健康的状态。在临床经济学评估中,如果一位患者在轮椅上生活了15年,其效用值为0.6,那么我们并不直接描述他已经生活了15年。我们会说他只活了9个质量调整生命年,这是因为我们对他的存活年数进行了效用值的折扣。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可接受成本为人均GDP的1倍~3倍202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5698元,因此,可以为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付出8万~24万

2020年,中国肺癌的死亡人数为71万人,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8%。如果通过肺癌早筛,能够在IA期发现并进行早期干预,减少5万人死亡,相应增加5个质量调整生命年。可以保守计算出可接受费用在200亿~600亿元。因此肿瘤早筛技术的价值在于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降低检测成本,覆盖到大规模的人群,在早期精准发现肿瘤,节约医保费用。

目前,我们基于创新的甲基化检测技术,正在开展大样本的肺癌及结直肠癌人群验证,通过第三方检测服务的方式开展市场推广。由于该技术的高敏感性、高特异性、低成本收到多方的普遍关注。


一些从事健康产业的体会

健康产业涵盖了医疗、生物技术、医药、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产业。在这个产业中,医学知识、生物科技、大数据分析、金融运营等多种能力都可能成为关键的竞争力。因此,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

健康产业一个合作密集型的产业。从新药的研发,到医疗服务的提供,再到健康管理的实施,都需要各领域的专业人士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各领域知识的理解和尊重,都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产业一个创新驱动的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健康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突破传统的边界,引入新的技术和模式。例如,基因检测、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新技术,都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

总的来说,健康产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产业,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发展。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五点体会,希望对于从事健康产业的校友有些帮助。

一是建立交叉学科能力健康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医学、生物科学、数据分析、行为科学、商业运营等。因此,从事健康产业的人需要具备交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多领域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二是积极参与行业合作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推动。因此,积极寻求和参与行业合作,是推动个人和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这可以通过参加行业交流活动、建立行业合作网络、参与行业项目等方式实现。

三是紧跟科技发展趋势科技是推动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从事健康产业的人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趋势,关注新的科技应用,以便把握产业发展的机遇。

四是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健康产业的核心环节,也是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主要来源。参与医学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过程,可以了解并掌握技术转移的路径和方法,接触到行业的前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五是提升社会责任感健康产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作为健康产业的从业者,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将人们的健康和福祉作为首要考虑。这不仅包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也包括推动行业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提升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