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要节点,学习党史、重温来时路是必不可少的一课。最近,我学习了《论持久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令人折服,深感思想之伟力。
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至1938年,中国大地上经历若干战役,全民族对抗日之前景莫衷一是,于是出现了“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极端论调。在此背景下,毛泽东仔细分析世情、国情、敌情,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结合客观实际,写出了《论持久战》这一部五万字的著作,有力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明确指出持久战是抗战的基本形态,并将持久战分成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论持久战》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在国际上也引起了极大反响。
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际充分结合,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演变规律、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进步都有极强的启示。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问题就是矛盾的开始,毛泽东直面“抗战的前途是怎样的”“在敌我实际情况下如何有效进行斗争”等问题,在回答问题、解决矛盾中说理和分析。比如,批驳“唯武器论”时,他提到“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由此引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结论。又如,在批驳不顾客观情况盲目的“拼命主义者”时,他指出“应不争一城一地得失,保存军力”,敌强我弱,土地暂时失去还能再夺回,主要矛盾应是保存军力。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从全局和联系中把握事物。毛泽东是从国际与国内、政治与战争多重角度看待抗日战争的。一方面,他从全世界人民抵抗法西斯的大背景下看待抗日战争,得出“只要我们坚持抗战,国际上援助我国的积极因素就会增长”的结论;另一方面,他指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强调要做好抗日的政治动员,使得“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何关系”。事物是普遍关联的,跳出战争看战争,跳出本国放眼世界,才能在更宏阔的视野下,在更长远的目光中,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三是坚持辩证思维,用客观、全面、联系、动态的眼光看问题。《论持久战》 对于我国和日本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都做了详细分析。毛泽东指出,日方的优势在于战争力量强,但劣势在于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人力与物力不足,在国际上失道寡助;我方优势在于战争本质有进步性、正义性,且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但劣势是战争力量弱。“亡国论”是片面强调了强弱矛盾,也未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速胜论”则恰恰相反,忘记了强弱这个矛盾。这两种观点都是主观、片面、割裂、静态地看问题。而正因运用辩证思维,毛泽东提出了持久战发展必经的三个阶段,以及敌我力量对比中量变向质变的积累转化。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根据持久战三个阶段的特点作出相应策略规划。例如,在战略防御阶段,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阵地战辅之;在战略相持阶段,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辅之;在战略反攻阶段,以运动战为主,阵地战作为重要补充,游击战为辅。但同时,他也强调“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说明了主观能力只有在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和把握“时机、地点、部队”等客观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五是坚持历史思维,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论持久战》中列举了许多历史事件,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充分参考和学习,毛泽东得以在战略、战术方面都给出更加精准的指导。他指出,战争中“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变化”,并列举了中外多个战例予以说明,提升和深化了读者对于“一般地正确的指导”这个武器的认识。
六是坚持统一战线,坚持紧密组织和依靠人民。毛泽东提出“在一切工作中,应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并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在组织人民和抗日政治动员方面,他既让大家明白抗战的政治目的 (即“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同时也指明“联系战争发展状况,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生活,把战争的政治动员变成经常的运动”。正是在这样的系统组织和动员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加强、巩固,为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用科学方法引领工作实践
重温《论持久战》后,再看当前世情、国情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会有不同的视野和体会。党中央在综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的基础上,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是一个宏伟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每个人心怀“国之大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以实践来检验真理,努力以高质量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