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王巍:金融的启蒙、创新与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0-09-26浏览量:作者:王巍,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系列金融博物馆创始人,1982 级硕士校友

我的经历与时代节奏同步。插队知青,高考读书,工作一段后到美国留学,回国在国企金融机构工作几年,下海创业,创办行业协会,现在推动金融博物馆的发展。个人算是随波逐流,但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改革时代,邂逅了一批才华横溢而有所成就的人物。其中,我的研究生母校——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生部并入清华大学而正式具有了名校光环,也算是人生一件幸事。

 

我们成长在改革与开放的时代,对内改革传统体制,释放市场和人性的能量;对外全面开放,与全球化世界对接实现资源流动。现在似乎寻常的操作却是贯穿了一代人的奋斗与拼搏。从历史宏观格局看,“变法”与“开关”始终是两千年来曲折迂回的社会发展动力。以我经历观之,金融的启蒙、创新和价值观的调整始终左右个人进退与成长。遵嘱为校庆写文,不免忐忑,就以这些年参与金融的历程表达些许人生态度与诉求,期待诸位校友之指教与加持。

 

一、金融启蒙

 

启蒙就是摆脱愚昧的过程,首先是自我的启蒙,然后才是群体的启蒙。信息的获取、分析的逻辑和理性的判断是启蒙过程的几个核心要素。当这些要素本身不能充分满足时,启蒙是残缺的,甚至是反向的,对传统观念的抗争与祛魅就是启蒙的过程。我个人有几次金融启蒙的重要节点。

 

市场化启蒙。1984 年在合肥召开的全国金融学会年会上,五道口研究生集体提出中央银行独立、金融机构市场化和建立资本市场等诉求,被境内外媒体关注,后被称为《蓝皮书》,也得到中央领导的认可。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金融领域的观念冲突与操作实践,我有幸经历了这个精神洗礼并直接参与改革研究和推广。厉以宁、刘鸿儒、钱荣堃等一代大师开创了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市场改革观念;我也与同事翻译出版了一批介绍美国金融自由化和日本金融改革的著述;我参与创建了早期的经济改革智库和社会函授大学,并在1985 年主编了包括“现代金融丛书”等几十本启蒙读物;在中国银行工作期间,跟随美国归国学者费近仁老师一起专注石油美元与外汇管制研究,发表过系列论文和讲演,奠定了坚实的改革信念。

 

全球化启蒙。早期国内改革主要是与国际市场对标而形成赶超动力,填补国内空白和与国际接轨成为这一代金融人的责任。美国留学期间,我参与了旅美商学会的创立,与王波明、高西庆等一起撰写有关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的政策建议,后被高层采纳,被称为《白皮书》。90 年代初回国,陆续参与了第一批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信用社和基金公司的创建,直接推动了几十家公司的股权改造、上市、并购等投资银行业务,完成了第一批海外收购和早期的中外合资证券公司等。那是一个容纳特立独行的创新时代,现代的金融机构、工具和市场在中国都是初创阶段。我们一方面学习国外样板,同时也大胆尝试适应本土环境的独特设计,积累了大量经验。有趣的是,1992 年我在海南申办国内的首家基金管理公司时,主管机构同时要求我写出对这类公司如何监管的规定。当然,创新有很多失败,也有很多同行违法乱纪甚至身陷囹圄,但正是邓小平南巡后十年左右中国金融改革与市场化的过程,培育了大批现代金融创业者和管理者,也真正奠定了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深厚基础。

 

科技化启蒙。最近十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疾风暴雨般地进入金融领域,不断扩展金融职能,也不断颠覆金融结构。以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将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货币和金融的传统属性,赋能大众生活与企业产业链使之金融化。我与同事们一起坚定拥抱金融科技,2014 年创建了金融科技博物馆,2015 年发起组织了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也提议并参与创建了拥有50 多个成员国组成的全球区块链商业委员会(GBBC),带领中国区块链代表团四次远赴瑞士参加达沃斯论坛。向年轻人学习,理解未来的金融场景。这不仅是金融制度与市场的改革与演进,更是金融观念的再启蒙,金融历史的再起步。

 

人性化启蒙。我们求学期间被灌输的金融本质上是会计与财政的监管职能,所谓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三原则更是站在监管立场上的要求,与个人财务自由和企业资本运作无关。经历了市场化历练之后,我更强调现代金融保障个人与家庭的“财务安全、经济自由和享受快乐”的三个要素,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环境下,不忘初心,回归当代金融文明的本质。 

 

亲历中国金融的市场化、全球化、科技化和人性化的四次启蒙,我深切体验到中国经济与全球市场的互相依存和成长,也真正理解中国人民勤劳智慧与坚定的文明进步取向。开放与改革是永不停息的历史潮流,金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启蒙的真谛,也是普世价值观。

 

二、金融创新

 

金融的创新需要突破底线和规则,这是需要非常的勇气和承受压力。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金融监管政出多门或朝令夕改,没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和妥协合作精神,往往动辄得咎,困难重重。我参与金融改革几十年,从证券、并购、基金、信托到金融科技,实际操作中有很多的创新,自不待言。近些年,我更为关注的是面向历史的创新。

 

2008 年的次贷危机期间,我访问了美国金融博物馆,体验到可以通过声光电影的方式展现复杂的金融现象和历史。此时金融阴谋论在中国盛行,我决心在中国创建这样一个面向大众的公益博物馆。在崔津渡、吴晓灵和刘明康等金融界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学习了国内外相关博物馆经验,也设计了诸多独特的金融场景和主题。博物馆2010 年在开业后得到业界积极反馈,许多城市都来邀请我们去建馆。今年是天津金融博物馆创建的十周年,我们陆续在天津、苏州、北京、上海、沈阳、香港、宁波、井冈山、成都和郑州建立了不同主题的11 个实体博物馆。新冠疫情中,我们又建立了线上武汉金融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相比,我们的创新之处有:

 

1. 博物馆从1.0 到2.0. 在中国文化的士农工商等级体系下,金融交易声名不佳,因此除了票证和钱币外,很少有遗存文物。多数博物馆以相关藏品的收藏与展示为核心,我们则以声光电影和场景设计并提供公共活动功能的为定位。

 

2. 摆事实,不讲道理。博物馆不是意识形态的灌输,而是平等与观众对话讨论。将金融观念、人物和事件条分缕析,按时间逻辑客观展示,提供一个历史坐标和场景,启发观众的兴趣和思考,非常重要。

 

3. 博物馆参与未来。历史需要不断被重新发现,才能准确地定位当下的坐标,同时,博物馆更重要的功能是参与未来。厘清观念、发掘人物,再现事件,这样一个动态的博物馆需要始终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前沿。

 

4. 博物馆跨界展示。“金钱、历史、未来、艺术!“跨界才能有活力和对金融生态的理解,我们每年要举办超过百次的各种相关论坛、讲座、下午茶和艺术沙龙,客观上让大众理解,金融是我们的朋友,是现代文明的要素。

 

5. 公益运营。博物馆运营是市场化的。我们从不收取门票或者其他费用,大幅提升了流量。超过400 万人莅临博物馆,超过5000万人了解金融博物馆的品牌。博物馆在金融界、企业界和教育界形成广泛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商业赞助和各界支持参与我们的公益事业,成为国内少有的不依赖门票和财政经费而发展壮大的博物馆。

 

图:天津金融博物馆

人生的不同阶段,视野、格局和经验都不同,创新的兴趣和模式也会各异。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具有同样情趣的朋友圈非常重要。以我看来,金融创新可以面向历史、厘清来路、建立清晰的历史里程碑,其意义不低于面向未来的金融创新。

 

三、丰富价值观

 

人的价值观是取决于生存环境和发展变化的。我们这一代早期的价值观是革命思维和阶级斗争理念,简单而质朴,泾渭分明。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我们都有一个茫然和彷徨的时期,以先进科技和自由意志为导向,如饥似渴地恶补各种思潮,形成一个初期的启蒙阶段。

 

上一世纪80 年代后,理解市场经济和全球文明发展是重新建立个人价值观的第二个阶段。在美国留学时期,我有机会半工半读,在纽约的大通银行、华盛顿的世界银行和纽约天主教总部都有一段稳定的工作,对人际关系、多元文化和生活情趣有了切身体验。理解人生的快乐与人性的丰富,淡化了使命感和超越现实的理想色彩。从国家主义者和英雄情怀调整到保守主义和人本主义立场。

 

上一世纪90年代回国参与了改革与开放的进程,亲身体验不同观念的冲突与妥协,累积了大量挫折与失败的教训后,对国情民生更有了解,对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有了更从容更踏实的认知。将价值观更为低调扎实地落实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项目上。做我所爱,尽我所能。通过改变周边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视野和格局。从商人更多转向行业协会组织和博物馆的公益事业。

 

价值观不能简单移植和悬空,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应用场景。在坚定全球一体化大趋势下,拥抱社会与科技的创新,积极理解并接受下一代人自由选择,保持活力与兴趣,在工作之余,不断更新生活也是非常必要的价值观资源。大量读书、旅游越野和广泛交友等都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我算是博客、微博和抖音的活跃用户,也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很多院校担任客座教授近二十年,出版了几十本论著和编著。登顶过包括珠峰在内十几座雪山,完成了许多的百公里越野,穿越无人区和全程马拉松等。

 

金融启蒙、金融创新和丰富价值观,这三件事贯穿了我的职业生涯,而且依然给我未来不断学习和思考的动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遇和不幸,如何应对挑战和转变,这是一个无解的题目。视野、格局和人生态度将左右自己的作为和后果。而视野、格局和态度都是在不断演化与丰富的,因此,保持警醒和持续学习就是人生的意义。五道口是我青春期注入思想资源和价值观的最为重要阶段,我始终感谢所有的师生给我的呵护与激励,也不揣浅陋地就教于各位校友,还望一路同行,多予关照。

本文写于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