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其实当年高考的时候,真心想学文科,新闻、法律,甚至是英语言文学,都是我的爱好,用语言和思维,做匕首做投枪(当年背鲁迅的课文背多了),做好多振奋人心的事。当年吃饭的时候慷慨激昂,父母总是会说,我们家小不点适合做律师,唇枪舌剑。可是造化弄人,由于学习好,分文理科的时候自然要到理科班(以至于多年以来我对不动脑筋的决定都心存疑虑),我不是做科学家的材料,学习又一贯好,金融最热,自然又是不动脑筋地选了金融。
拿到高考报名手册,仔细去研究大学和专业,区区几个字的专业名称,金融,国际金融,或者汽车,锅炉专业,到底有什么分别?将来毕业是做什么,无从知晓。完全是试错法。到后来看到西方从中学开始如此重视career service,从中学就开始给学生机会了解认识2 steps beyond(大学和职业),此间感受,只有心潮澎湃一语可以言说。
于是乎就按照当年热门的金融专业报,貌似几年后大概国际金融更热门?除了地球人都知道的清华、北大一些学校以外,那些冠名中央、中国的是否更好一些?当年我们高考的时候地球人都知道的名校专业出乎意料地不好,而且有的要增加一年的军训,所以选择增加了很多变数。最后,那所学校要加试口语听力,这极大地勾起了我的好胜心,就是它了。
在我高考的24年之后,正考虑去读顶尖商学院的时候,因缘际会,被蒙代尔教授面试。对,他就是我们学金融的地球人都知道的欧元之父。话说当时有人介绍他认识,希望找他推荐,走点捷径(鄙视我皮袍下的“小”吧)。我们约了一个早餐会,于是乎他就对我做了一个详尽的due diligence(意译为背景考察),大约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上大学为什么选择金融专业?我当时就傻了。考大学是小时候的事,依稀仿佛好像都不记得了。学金融?没有任何有逻辑的思考。就是金融热,很难考,而我学习如此之好,当然应该考金融了。就这些也是经他启发好半天才给的回答,尽管不make sense,但很真实。后来还问了一堆why的问题,基本上我都是无从谈起的感觉。回想这一生,大部分时候都是路径依赖,而关键的那些分水岭,很多时候就是因缘际会。读到研究生之后,才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走自己选择的路。这大概要拜五道口所赐,学校有那么多各方面让我们仰望的业界精英和领袖给我们上课、讲座,让我有机会对金融的各个门类窥伺到一角。如果我们还是读死书死读书,甚至是读故纸堆的话,我对自己的选择大概还是茫茫然的。
前两天到一个学校去,回来在剑桥转火车,差了两分钟错过一班车。就在那光景却遇到一个人叫我,竟然是近十年前银行的老同事。其实他当时还是大学出来的新鲜人,小同事一名。在火车上我和他们夫妻二人聊天相当愉快。说起来就不约而同地觉得中国的学生普遍成熟得比较晚,对于未来的学校、专业和职业的选择考虑得比较晚。与我考大学的时代相比,25年过去了,可是学生还是靠成绩高低,申请对应大学的对应专业,所以几分之差可能决定你能否上复旦,几分之差可能就从上最热门的金融或工商管理到了经济学或者甚至是生物学。而这些专业的跨度之大,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迥乎不同。而我们的学生往往就还是这么懵懵懂懂地去上学了。大学四年,总算搞明白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将来可以做什么工作。很多时候可能还搞不明白将来可以做什么工作,或者自己能学到哪样的一技之长。因为说实话,我们很多大学的很多专业似乎没有想到要为学生的career做准备。有时候他们的目标甚或是让孩子学习/毕业/拿到金灿灿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找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职场发展做准备似乎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
所以学生可能上了几年才发现这不是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专业,但是既然已经上了就这么上下去。由于专业没兴趣或者无所长,找工作受挫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努力尝试,就考个研究生,再“缓刑“两三年。到了大三要去做许多重要的决定,却没有能力或者没有准备好,考研既是需要也是主要的出路。不妨就考研,本校本专业保研往往容易些,所以就继续一条道走下去。尽管有时候深深地痛惜学的专业不对路,实在是痛苦不堪,但是已经投入了几年,路径依赖,也只好就这么走下去。于是回头一看,大学那个分数,基本上可以决定了一生中大部分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想来有些戏梦人生,甚或有些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