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闻岳春:关于上交所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03-12浏览量:作者: 闻岳春/1986级校友,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国际集团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

闻岳春校友


  导语:蓝筹股持续低迷、创业板居高不下,当改革遇上新产业革命、新技术浪潮,未来市场风格如何演变?本文通过探讨“上交所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背景、意义、条件及初步建议”,以推动资本市场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满足企业发展多层次投资融资需求。

  上交所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背景

  2014年“两会”期间,证监会官方披露的消息显示,其正在研究论证关于上证所报送的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初步方案。

  将蓝筹股定为核心上市企业的上证所,为何冒出一个新兴产业板的念头?近几年,深圳证券市场集聚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发展大大超过上海证券市场。2013年,以蓝筹股为市场主体的A股上证指数下挫6.75%,深交所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则上涨17.54%和82.73%;在股票换手率上,同期上证所也仅为深交所的一半左右。“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市场反差,促使上证所在上市公司的定位上寻求出路的内在原因。

  在原有的市场格局中,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在长期竞合过程中分工逐渐明确,前者主要服务于大中型上市企业,以“蓝筹”为主;后者主要定位于为中小投、融资服务的中小企业板块及创业板市场,以“成长性”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为主。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上交所和深交所不同的上市主体定位,决定了各自发展成为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市场格局。从上证所的初步方案来看,拟设立的战略新兴产业板将主要服务于互联网、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兴产业中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与主板、创业板形成衔接,同时也有适度交叉。总体目的在于推动资本市场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与深交所重点扶持的产业方向有一定的雷同。上证所设立新兴产业板必然会造成两大交易所同质化的竞争。

  提文:从上证所的初步方案来看,拟设立的战略新兴产业板将主要服务于互联网、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生机勃勃的新兴产业中规模稍大、已越过成长期、相对成熟的企业,战略新兴产业板定位于与主板、创业板形成衔接,同时也有适度交叉。

  上交所推出新兴产业板的意义

  上证所推出新兴产业板,对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投融资整体效率的提升、资源合理配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交易所市场层次细分化,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多层次投资融资的需求。

  在基本定位不变的前提下,证券交易所依托自身市场资源优势进一步细分交易所市场层次,能够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公司个性化上市需求。目前的沪深交易所之争与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之争在某些方面颇为类似。从美国这两家交易所的上市资源分布情况看,2006年纽交所(NYSE)设立远低于主板上市条件的“高增长板”,并于2009年调整上市规则、降低主板公司上市门槛,致力于吸引知名高科技企业在该市场上市。

  而以科技股云集著称的纳斯达克(NASDAQ)也没有放弃对其他类型优质上市资源的争夺。就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结构而言,目前逾3500家上市公司中约24%是科技公司,17%是消费行业企业,15%是医疗保健行业企业,其余则是金融业和其他传统行业的公司。

  可以说,美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繁荣与交易所间的竞争分不开。良性竞争不仅使公司企业有更灵活的上市选择,也促进了不同的证券交易所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内容,加快服务创新的速度。

  提文:美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繁荣与交易所间的竞争分不开。良性竞争不仅使公司企业有了更灵活的上市选择,也促进了不同的证券交易所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内容,并加快了服务创新的速度。

  不同定位的市场板块有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流动。

  市场层次的丰富有利于不同的证券交易所市场发挥各自的优势。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桂敏杰在阐述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定位上,认为新设板块与深市的创业板是衔接关系,“这一板块将定位于服务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对象以成熟型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为主,深交所的创业板面向的是成长型创业企业”。因此,可以将上证新兴产业板视作现有创业板的“升级版”,填补现有市场的缝隙: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强烈,而大型企业的上市资源日渐稀少,上证所在IPO市场实际上已落于下风。但主板市场仍是大型机构的主要投资市场(2013年,A股上市公司前50大增发案融资累计总计2176亿元,占全年所有A股公司增发融资总额的六成以上),有较强的再融资能力是上证所的优势。在创业板再融资制度尚未明确前,上证所新兴产业板的设立对于那些因企业规模较大、后续再融资需求较大的科技型新兴产业企业,存在较大吸引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具备开办新兴产业板的条件

  (一)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和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是中国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具有良好的金融环境和基础、较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汇集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外汇中心、全国同业拆借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证券交易所,继续扎根在上海是中国大的经济布局所决定。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其已经而且必将受到国家政府和其他各方多方面的政策与制度支持。

  (二)设立新兴产业板的两个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一是有足够多的可供上市的公司(即上市资源充足或资金需求充沛)。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及长江沿线区域的大批高素质的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一直在是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占据核心地位,也被称为“中小企业之乡”。二是社会层面上有足够的资金供给(即资金来源充足)。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有大量的创业投资机构和数量巨大的社会储蓄资源。

  提文:上海开办新兴产业板的两个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一是有足够多的可供上市的公司;二是社会层面上有足够的资金供给。

  (三)上交所具备软、硬件优势

  上交所拥有聚集经济、人才、市场基础设施、政策、经济与管理等诸方面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上交所的硬件设施和技术不断更新。我国金融行业最大的数据库和新一代网站、机房在上交所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其采用的高度现代化的电子交易与清算系统完全能独立承担起整个新兴产业板市场的运作任务。直接利用上交所现有人力、设施、管理经验、组织网络和市场运作网络,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现象。

  (四)上海有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2000年修订《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对上海创业投资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2006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中明确指出要改善投融资环境,以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此外,《上海市创业投资基金条例》、《上海市科技投入条例》、《上海市科技企业产权界定条例》、《上海市技术秘密保护条例》、《上海市政府采购条例》等一些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地方性法规也在进一步拟定和修订中。

  (五)国际金融中心经验的借鉴

  国际上成熟金融中心的证券市场绝大部分都设有第二板市场。例如,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高增长层次”,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二板市场,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二板市场,法国巴黎的“新市场”等。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NYSEArca),它是为成长型、暂时无法达到纽交所主板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提供的市场交易平台,可以帮助上市公司提高市场知名度和股票流动性。2001年到2006年间,有151家高增长型公司从纳斯达克转板到纽交所。

  与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转板到纽交所主板市场相比,从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转板至纽交所主板市场的过程无需支付任何费用。且在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已符合纽交所集团对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水平的要求。因此,一旦条件成熟,该类公司即可高效、顺利地转到纽交所主板市场。2006年5月首家在高增长板上市的达尔文职业责任保险公司(DarwinProfessionalUnderwriters,NYSEArca:DR),不到一年达到纽交主板要求,于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4月18日正式转板至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

  上海设立新兴产业板的初步建议

  (一)市场定位

  未来设立的上海新兴产业板市场主要是为国内(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或国外有发展潜质的,但是又暂时未能达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要求的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为成熟型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提供的筹资场所,协助其迅速发展及扩展业务。其特有功能是境内和境外创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为达到上交所主板市场标准的成熟型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开辟便捷的升板通道。

  (二)制度设计可借鉴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及境外创业板市场的经验

  在企业准入、发行审核、市场监管、交易运行和退市制度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制度创新,根据市场化改革原则,充分借鉴纽交所“高增长板市场”及境外(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创业板市场成熟经验。

  (三)与香港创业板的关系

  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对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有长期性内在要求,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创业板难以胜任为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直接融资等全面金融服务的任务,同时其也难以利用大陆地区巨额的社会储蓄资源。在内地与香港“一国两制”的体制下,建设上海新兴产业板与香港创业板并不矛盾。

  (四)与深交所创业板的关系

  在深交所设立创业板,主要考虑到深交所有设立中小板的经验。上海证券交易所定位于为建设我国金融中心、亚洲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而深圳定位于为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的金融中心。

  如果将上交所比喻成“中国的纽交所”,深交所完全可以打造成“中国的纳斯达克”。正如纽交所已建立的“高增长层次”,上海新兴产业板不仅可以为高增长性的成熟型战略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可为已达到主板上市标准的企业升板到主板市场提供便利、成本更低的通道。由于上交所已掌握并记录了企业详细的成长资料,转板时会大大缩短申请和审核时间,有利于提高监管质量。此外,上交所和深交所应做好地区分工合作,避免功能性重复和恶性竞争,共同促进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五)运营模式

  上海证券交易所新兴产业板可采用非独立的附属主板市场模式。新兴产业板作为主板市场的补充,与主板市场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甚至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不同的主要是上市标准的差别。

  上交所已具备开办新兴产业板的各方面条件,建议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尽快作出制度安排,开设新兴产业板。在设计新兴产业板时,应充分借鉴纽交所的“高增长层次”设立、及其与纳斯达克关系处理的经验,避免国内市场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集中有限的金融资源将上海建设成名副其实、功能完整的国内、国际金融中心,以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和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