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魏本华:东盟中日韩:四管齐下防范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2012-09-01浏览量:作者:魏本华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领域里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区域性金融合作在加强,区域性金融合作安排成为全球货币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全球官方金融机构,迄今有近70年的历史,承担着维持全球金融稳定、提供最后贷款支持的重要职责。

  从历次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欧洲、拉丁美洲及亚洲国家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力推动本区域的金融合作,建立不同形式的金融救助机构,以便能及时有效地对本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这些区域金融合作机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向危机国家,或希望得到资金支持的国家提供更及时和更有力的救助,它们已成为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从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不可缺少的支柱。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东盟中日韩在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建立了危机救助机制——清迈倡议多边化,和经济金融监测机制——东盟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并在促进本地区债券市场发展和开展政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但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告诫各国,金融危机一旦来临,其扩散速度之快,破坏程度之严重,会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因此,东盟中日韩各国应继续大力推动金融合作,应大幅度增加“清迈倡议多边化”资金的承诺,近期应至少将资金承诺额从1200亿美元增加到2400亿美元,并要逐渐增加不挂钩部分的比例。同时,要加快在“清迈倡议多边化”机制下增加危机防范功能,建立危机防范贷款工具。

  建立区域金融救助机制

1997年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到印尼和韩国,席卷亚洲,并波及全球其他地区。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泰国等国家提供贷款支持时,中国和其他国家积极地参与双边贷款支持(如中国向泰国提供10亿美元的支持)。东盟中日韩以此为契机,开始了金融领域里的紧密合作。

  首先,东盟中日韩财政部部长建立了财长会议机制,每年组织一次会议,并视需要可举行特别会议。实际上,这是一个央行也参与的财政和央行共同会议,因为央行副行长也参加会议。从2012年开始,将举行财政部部长和央行行长共同出席的会议。

  在2000年5月于泰国清迈举行的财长会议上,东盟中日韩决定建立相互间的货币互换协议,以此作为本区域的金融安全网(Financial SafetyNet)史称清迈倡议(CMI)。 截止到年末时,东盟中日韩共签署了16个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过800亿美元。然而这样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机制有其缺陷,主要是启动程序繁冗,协调难度大,效率不高。

  为此,东盟中日韩从2005年以来,加紧协商,研究如何将清迈倡议从双边货币互换转为多边货币互换机制,简称清迈倡议多边化(CMIM)。经过努力,在2009年2月财长会议上达成协议,将这个多边货币互换机制总金额定为1200亿美元。其中中日韩共出资960亿美元,占总额的80%,东盟10国共出资240亿美元,占总额的20%。中国和日本是两个最大的出资国,各出资342亿美元,分别占总额的32%,韩国出资为16%,是中日的一半。中国出资额中,香港特区政府由香港金管局代表出资35亿美元。

  清迈倡议多边化作为东盟中日韩的危机救助机制,可向其成员在发生流动性危机或国际收支困难时提供金融援助。在这个机制下,中国和日本可使用出资额的50%,韩国可使用100%,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香港可使用250%,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和文莱可使用500%。一旦贷款申请获准,使用国可立即提取可使用额度的20%(简称不挂钩部分),但其余额度的提取要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规划挂钩。

  建立经济监测机制

  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及金融部门稳定情况进行监测,找出经济中的风险和脆弱面,及时提出政策建议以避免这个地区发生新的危机,为此,东盟中日韩财长会议在2010年月决定建立东盟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经过一年的准备,这个办公室于年5月成立,并开始运行,办公室设在新加坡。

  这个办公室一方面承担以上对经济金融的监测职责,每个季度提交东盟中日韩区域经济监测报告和每个成员国经济分析报告。另一方面,如果某成员国发生流动性危机或国际收支出现困难,向清迈协议多边化求助时,这个办公室将向东盟中日韩贷款审批决策机制提交关于该国的经济情况报告。在贷款批准后,这个办公室将负责监测贷款的使用情况,负责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协调,以保证借款国的政策承诺予以落实。

  目前,这个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运转顺利,它已经得到其他区域金融机构、研究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充分认可和重视,并在积极开展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经合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

  发展亚洲债券市场

  东盟中日韩金融合作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经验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亚洲债券市场落后许多,企业融资多依赖银行贷款,这种融资结构在资本流动大量频繁进出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金融部门的不稳定。

  东盟中日韩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3年提出“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至2007年末;第二个阶段从2008年开始,提出“亚洲债券市场倡议新路径图”(ABMI_New_Roadmap)。

  在第一阶段中,重点是发展本地区债券市场,促进储蓄资源投资于本地区,并避免货币和期限的错配。为此,东盟中日韩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首先是由亚洲开发银行承担,建立了关于亚洲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全面信息的网上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政府和公司债券发行人、投资者、市场监管机构、政策制定者、评级机构、金融中介、多边金融机构和学术机构提供关于东盟中日韩各成员国债券市场的各方面的信息,包括政策进展、债券发行、信贷风险、债券市场的各方面的指标。

  其次是经过认真准备,建立了东盟中日韩信用和投资便利基金(CGIF),资本金为7亿美元,其中中日各出资2亿美元,韩国出资1亿美元,东盟国家出资0.7亿美元,亚行出资1.3亿美元,这个基金设立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设立这个基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信用增级和提供担保,促进东盟中日韩地区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现在资本金已到位,人员已配齐,很快将开始业务运作。

  在第二阶段中,“亚洲债券市场倡议新路径”(简称“新路径”)将鼓励东盟中日韩成员国主动采取措施,继续推动本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同时也鼓励成员国自动组合,携手推动本地区债券市场的发展。另外,在债券市场机构建设方面,找出需要改进之处并设计解决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标,东盟中日韩要在四个方面努力。一是从债券供给方面促进本币债券的发行;二是从需求方面,要创造便利,有利于投资人购买本币债券;三是着力改善监管框架;四是改进债券市场的相关基础设施。

  为具体落实以上工作,专门成立了四个工作组和一个协调技术援助小组,它们通过一个指导委员会向东盟中日韩决策机制汇报工作。

  为推动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债券市场监管、市场规则制定方面更紧密的合作,东盟中日韩于年推出了亚洲债券市场论坛(ABMF)。论坛自成立之后已在马尼拉、吉隆坡、北京等城市先后举行了会议,为提升“新路径”形象和扩大影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大力开展经济金融研究

  为进一步加强本地区的金融合作和促进本地区的金融稳定,东盟中日韩2003年决定设立专门的研究小组,每年由财长会议确定专门的研究题目,由各成员国自由组合并承担研究项目,一般是两个国家共同承担一个研究题目。研究经费由成员国捐助,中国和日本是两个最大的捐助国。迄今,研究小组共同完成了23个重大题目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上有重大价值,更重要的是这些报告中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对推动这个地区的金融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仅举一些研究题目为例,比如2004年的研究题目包括“东亚经济监测和政策对话”和“从中期探讨提升清迈倡议功能的途径”;2006年题目包括“探讨区域货币单位的实施步骤”。其他研究题目涵盖了本区域资本流动及资本市场的研究、推动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公司信用信息体系及信用担保体系,及推动本地区使用本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等多方面领域。这些研究成果对本地区加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开放及管理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经作者许可,文章转载自《博鳌观察》第一期(创刊号)

(魏本华:1981级校友,北京市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