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清华五道口2015年新春谢师会暨校友团拜会在五道口金融学院圆满举行。以下是1985级校友、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董事长聂庆平的谢师辞:
我非常荣幸的代表1985级校友和即将老去的60后发言。刚刚看到戈志喜老师都已经退休6年了,我代表85级全体同学,向老师们深深的鞠躬!
听了吴晓灵院长的讲话,我想谈谈我的感想,我认为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现在面临与初创时期完全不同的挑战阶段:80年代创建五道口的时候,我们面临的任务比较简单,只需要大胆开放,多吸收西方的金融知识就够了。因为那时中国金融是一张白纸,只要能说清楚什么是股票,什么是银行,什么是宏观货币政策,就能够引起国际反响。令85级的同学很骄傲的一点是,1986年,邓小平同志接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John J. Phelan)的时候,由于五道口学国际金融的同学能够很准确地回答什么是外汇期货,什么是股票期权等等,被范尔霖先生断言"中国未来的金融人才将出自这里",当时还得到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
现在,我认为五道口金融学院面临更多的是挑战。因为国际金融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金融基础发展也得到了极大地深化,我们不再是简单的知道股票、外汇等等就够了。我们现在是一个金融大国,而非金融强国,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我们需要回答人民币应该如何国际化?如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防范金融危机?如何完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调控机制?如何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如何深化金融运行机制改革?等等,这些都是挑战,都是需要回答的深层次问题,这些挑战也就落到了五道口金融学院的身上,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五道口金融学院要继续秉承学术和务实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我在五道口带学生,据说现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必须有数学模型。而我认为如果能把中国一个很小的金融问题说清楚,就是最好的学术论文。但是,我的学生说没有数学模型是通不过的。虽然五道口并入清华,但是我认为学术和实践相结合的这一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一定要坚持下去。
第二点,建议一定要用好校友资源。刚才吴念鲁老师讲,"李扬说能够做好智库的人,一定干过实务,又有学术,而且还摔过跤。"五道口的校友对五道口是有情怀的,建议吴晓灵院长把这些高端的、经过摔打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有的,而且过去是勤奋学习的,有学术基础的校友组织起来,搭建一个平台,进行一个一个的专题性学术研究,一定是中国最好的金融智库报告。
第三点,建议五道口金融学院能够官民结合,因为开展这样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源,就像美国的知名高校和智库一样,如果没有民间资金的支持,它不可能办得那么好,成为国家的智库。所以发挥五道口校友资源,和清华五道口平台相结合,一定能把中国的学术推到新的高度。
春节即将来临,在此,恭祝各位老师以及各位校友身体健康、阖家幸福、新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