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学院校友办主任张伟一行三人慰问了我院前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八大研究员”之一杨培新老师。杨培新,著名的经济学家,《文汇报》创始人,人称“杨承包”。
张伟代表学院向杨培新老师为五道口的创办和中国金融教育所作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新年的问候与祝福。杨培新老师92岁高龄,听力严重下降,但是见到慰问组人员非常激动,回忆了“30多年前,中国人民银行自己办学,行领导亲自授课”的情形。虽然语音断断续续,但是非常清晰有力。杨培新老师视力很好,看望期间一直拿着最新一期的《五道口校友通讯》和《清华金融评论》翻看。
张伟慰问杨培新老师
杨培新简介:
杨培新1922年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客家人。
1938年,年仅16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开始活跃在抗日宣传、办报等新闻工作中。先后任重庆《战时青年》编辑、湖北《新湖北日报》副刊通讯室主任、重庆《商务日报》采访部主任、上海《文汇报》经济版主编,1948年在香港创办《文汇报》,任发行人、经理。周恩来曾对他在重庆《商务日报》的工作做出高度评价,称“其一支笔不亚于一个旅”。
1949年,在董必武的推荐下,他担任了刚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的业务秘书,协助建立银行制度,抑制通货膨胀,由经济新闻工作者转型为经济工作者、经济学家。
1978年起,时值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为中国经济改革出谋划策,积极调研,参与政策研究,在银行体制改革、货币政策,甚至国营企业的改革方面,都做出重要的贡献。
他从解放前就开始出书,现已出版的著作二十余部,已发表大量文章,主要围绕怎样抑制通货膨胀,并推进金融体制和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其中,很多著作和文章都是珍贵的历史资料,给社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