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首页>新闻动态

【陆家嘴论坛之浦江夜话】朱海斌:影子银行最终解决途径是利率市场化

发布时间:2013-06-28浏览量:

  我院1994级校友、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经济研究部主管朱海斌在“浦江夜话”期间谈到影子银行的形成机制和风险控制时强调,利率市场化是目前解决影子银行存在的各种风险的最终途径。其主要观点如下:

  影子银行曾被鼓励

  影子银行规模到底多大?按照我们官方的数据,认为它占GDP的5%的水平。根据摩根大通的研究,如果把影子银行定义为银行体系之外的信贷行为,纳入理财等等,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大约是36万亿,也就是70%左右GDP的水平。这个数字从水平上并不高,在20国集团中,影子银行平均占GDP的水平为110%,从这点来说,中国的影子银行还不是太大,完全有更多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是,我们比较担心的是中国的影子银行在过去几年发展的速度太快,没有起到我们希望它起的到的作用。由于利率管制、信贷管制方面造成的我们信贷体系没有那么有效,我们希望发展一个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来作为一个补充。影子银行产生的大的前提其实都是监管套利,这并不是一个坏的字眼。

  风险关注尚不充分

  中国过去10年20年之内,金融改革步伐非常缓慢,利率自由化远远没有完成。2011年之后经济持续发展,大量的资金需求就被迫走向了非银行体系的渠道,新的信贷链的成,这里面隐含我们说的流动性风险(其实我们最担心的还是信贷违约风险)。从目前看,虽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关于影子银行大小的研究,但是它到底下面有多少的风险我们没有底。这次央行的态度,从某种意义是好事,开始正式关注影子银行后面蕴藏的风险。

  利率市场化是最终解决途径

  央行近来的表述中,“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我个人解读,央行做的动作之外可能是两步走,第一步是把金融体系里面把影子银行相关的虚高的那一部分挤下去,是信贷变得实一点。第二步就是把这个信贷怎么样流向一些实体经济,比如三农、小微企业或是政府提到的行业。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首先就是说,影子银行这一块是不是我们应该用一个行政的方式打下去?我非常同意严弘和赵明浩说的,利率市场化是我们目前解决影子银行存在的各种风险的最终解决途径。如果放开存款和贷款利率,取消指导性的意见,包括行业的贷款的指导和总量的指导,信托和理财的业务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而怎样确保信贷流向一些政府希望支持的实体?这方面不建议政府通过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去强加给银行体系,可以通过税收的优惠,或是结构性的改革,或是开放的民间资本投资,提供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做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