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首页>新闻动态

发挥清华优势,继承道口传统,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我院名誉理事长刘鸿儒谈办学思路

发布时间:2013-02-01浏览量:

 

  刘鸿儒

 

  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理事长

 

  北京市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任主席

 

    (根据第三届清华五道口金融家大讲堂讲话录音整理)

 

  一、发挥清华优势

 

  今天,参加五道口大讲堂和谢师宴活动,我特别高兴。在学院领导的带领下,我参观了焕然一新的校园。新校园完全按廖理原来跟我讲的,按世界一流商学院标准来装修,包括教室、会议室,甚至厕所,无一例外都焕然一新。五道口金融学院的硬件和教学设备现在都是一流的。另外,在课程设计、教师配备上,也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教师们正在陆续聘请中。我刚才在楼上见到了一位新聘请来的教师。

 

  金融EMBA项目很受欢迎。廖理和聂风华跟我说,现在,金融EMBA的招生比例大概是四五个申请者中录取一个。对此,我很有感触。有人说,现在的EMBA教育主要是吃吃喝喝、交朋友。我认为EMBA的教学还是应该以知识的传授和研究为主,辅以适当的娱乐和交流内容,一定要保持教育领地的纯洁性,不能把教育这块儿神圣的领域玷污了。要认认真真地给学生传输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从开始办学就要这样坚持下去,就要认认真真地办教育,高标准地办教育,我们的学风不能受影响。

 

  当看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这么短时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作为创办人我感到格外地高兴。高兴就在于学院在认认真真地办教育。现在这些人会办教育,而且能把国际上先进的人才、先进的知识、先进的软硬件都引进来,这是非常可喜的一件好事。

 

  二、继承道口传统

 

  这一段时间,学院的表现发挥了清华大学的优势,显示了其办教育的长处。那么五道口的传统优势如何更好地发挥出来?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最近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清华大学从校长到院长,都非常重视五道口的优良传统,特别重视校友会的工作。大家看到,原来五道口的四大学术顾问、八大研究员的展示,这表明我们大家没有忘记五道口的优良传统,没有忘记为五道口做过贡献的人。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坚持下去,使五道口的优良传统不仅会发扬光大下去,而且会有创新。

 

  三、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三十年前,我率领五道口的师生调研、设计、宣传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案,经过各方面研究修改,最后经中央批准实施。那个方案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是基本实现了。现在,我们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到了和国际融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新的金融改革怎么走,这是摆在我们学术界和实业界面前一个共同的课题。

 

  前几天,我在香港买了本《邓小平时代》。这本书客观冷静地讲了历史变迁,评述了邓小平的功劳。小平的功劳就在于找到了中国发展的道路。过去150年来,中国的各位仁人志士一直在寻找中国富强之路,各个年代和各级政府的领导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出路、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我觉得这个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在三十年来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业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是,这个道路的发展是有阶段的。前三十年,主要是学习、借鉴国际市场经济的经验,把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叫做"转轨"。现在就不仅仅是一个转轨问题了,而是如何和国际金融市场融合在一起,寻找自己进一步的发展道路。

 

  今天上午参加当代金融家论坛,我讲到,我们在市场化道路上还差一大步,现在要大大地前进,不只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还应该顺应市场的要求,解决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和多层次问题。我们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问题,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在融入国际大家庭过程中,中国金融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许多国家都发展市场经济,但是走的道路并不一样。

 

  我举一个日本的例子。我跟日本人打交道就跟他们说,日本的办法很好,你们全世界都可以去设机构、派人员、投资,别人到你日本太难,但是没人说你封闭,没人指责你。他们既保护了自己,又避免了指责。这里的原因值得研究。各国走的路不完全一样,中国在国际化融合过程当中,有一个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的问题,所以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问题不能简单化。

 

  四、整合多方面资源,深入研究改革道路

 

  改革的道路怎么走是很复杂的。我觉得应该对金融改革的三十年客观评价,对今后的金融改革发展要有一个新的思路,要从整体地上探索这个新思路,因此开展研究的任务就很重要。我不主张很随意地想个什么主意就发表,而是要把咱们五道口前三十年的学风继续发扬光大,老师、同学、校友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实际研究,深入地对国际情况、国际经验做比较分析,研究探索我们新阶段金融业的发展道路。

 

  我认为现在我们有条件进行这样的研究。过去是老师带领着同学,当时的同学,包括吴晓灵他们都是上山下乡很有经验的人。虽然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当年那样的实际经验,但是,我们有了一大批五道口毕业的同学,这些同学在政府机构、监管部门、中外企业、各大银行、各大公司工作了多年,大家都很有经验、很有思想。我们应该依靠他们的力量来研究金融改革的新发展、新思路。这样我们可以把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五道口校友会和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起来,去深入实地开展调研,研究未来新阶段金融改革的新思路、新举措。我相信这个优势要发挥出来,会对中国未来经济金融的改革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现在的五道口金融学院理论家、学者、海外学者等都有了,而五道口过去三十年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专家,我敢说五道口毕业生这批专家在社会上是一流的,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结合起来进行调研,实实在在地一步一个脚印。

 

  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现在除了给一些对中国金融教育和改革做出重大贡献的老教授颁发金融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以外,大家一致认为,要设立一个金融学奖,就像孙冶方经济学奖一样,鼓励大家去研究问题,鼓励大家深入实际拿出切实的、可行的见解,这样我们就融合在一起,既有表彰又有研究。

 

  现在,五道口金融学院还有一个优势,现在的金融EMBA和EDP学生,很多人都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把这些同学和前三十年的校友融合在一块儿,大家一起做调研将会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要把金融改革的新思路作为一个主题,几方面结合在一块儿,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帮助实际工作者,另外一方面也帮助我们的教学。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继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