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笃志躬行、桃李遍新疆的道口人——访1985级硕士校友张文中

发布时间:2016-07-13浏览量:

 人物介绍:

张文中,五道口85级硕士校友,本科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原新疆财经学院金融系)。五道口毕业后回新疆工作,至今已从教近30年,曾任新疆财经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主任;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中亚经贸研究院院长,现为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兼任新疆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财政金融顾问、教育部金融学本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咨询专家、全国小微金融标准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区域金融、环境金融、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研究,近期主要研究中亚金融。

    在五道口两千名校友中,有一位校友非常特殊,他代表着一个地方,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他的名字叫张文中。张文中是1985级硕士校友,1988年他从五道口毕业后回到新疆任教,至今已经从教28年。

    回新疆任教后,张文中授人以渔,笃志躬行,业绩突出,不出十年时间就被任命为新疆财经大学金融系的主任、院长。在任院长期间的十几年内,张文中把新疆唯一的金融专业建成了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作为身在新疆唯一的五道口校友,张文中成绩卓著,每一个道口人的影子,孜孜不倦地在教育第一线奋力拼搏,新疆金融界中层管理干部基本上都是张文中的弟子。 近日,校友办通过邮件和微信与张文中校友进行了非常愉快的文字访谈。张文中就像一位热情、从容、和蔼的兄长,向我们细数自己的求学之路、道口情怀与孤身拼搏的点点滴滴,让人甚为触动。

    道口求学——从教的起点

问:您从五道口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辛勤耕耘了近三十年。您出于什么原因选择了回新疆从事金融教育工作呢?在五道口求学期间,关于同学与老师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张:回新疆任教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一是自己本身就出生在新疆,有一种天然的感情眷恋;二是当时是以委培生的方式被五道口录取,与学校签了返校任教的合同,所以并没什么其他特别的原因。

在五道口求学期间当然有很多事情历历在目,不过因为我当时的性格有些内向,再加上同学有95人之多,不是每个人都有很深的交往。印象最深的还是邓小平邀请华尔街“资本家”来华访问时,我们班很多英文好的同学都担任会务翻译。期间华尔街的专家们来五道口与我们座谈,同学们提问的深度和广度使华尔街董事长范尔霖先生吃惊,感慨专业水平超过了美国的同类学生,声称看到了中国金融未来的希望,也因此被随行的记者在“华尔街日报”上第一次将五道口称之为中国金融的“黄埔军校”,五道口从此扬名世界。“五道口”校友杂志的创刊也是在甘培根主任的支持下由我们班同学发起的。能成为这个班的一员,真的为有这么多优秀的同学而骄傲。

说到老师和教学,当时的感觉就是很新鲜,因为之前没有经历过。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来自三个领域,一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教授,二是各大银行总行的实务专家,三是国外聘请的师资。这种师资组合在那个金融知识缺乏的年代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结构,为我从事金融教育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其中最关键的是培养了我们理性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凡事都从中外、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的研究习惯。特别是时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副行长的刘鸿儒老师,授课时循循善诱,直接将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出现的中央政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投资和消费循环膨胀)拿到课堂上分析,引导我们思考中国的实际金融现象。这也使我避免了陷入“本本主义”的传统窠臼,在教学和研究中始终不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扎根新疆——深刻的感悟

问:校友们都很好奇您在西北边疆生活的感受如何?给您带来的体会更多的是磨难还是快乐还是真性情?

张:新疆在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上肯定不如北京,尤其是金融发达程度,但从幸福指数来说,不见得比北京低。只要不被虚荣心扰乱心智,身处何地并不重要,关键看自己,如果只靠地区优势的光环笼罩,则永远不会发出自身的光亮。相信北京的同学们都是经过打拼的,即使身处发达繁华的大城市,得到与付出仍然成正比!你们在北京群星灿烂,我在新疆如孤悬的月亮,到底谁更明亮?更何况新疆已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金融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所以,在新疆工作生活根本与磨难无关,至于安全问题,我认为这和一个人的认识和见识有关,它虽然由客观事件引起,但却被主观心理放大,只要身临其境反而显得平静,就像战争让人恐惧,但一旦参加战斗却更显得勇敢。新疆文化的多元和地域的宽广使真正的新疆人包容、实在、真诚、坚守,这同样感染了我。

      教学经历——终身的理想

问:三尺讲台给您带来的收获和感悟有哪些?从您的感受来说,对新疆学子的教学方式是否与内地学生有更多的不同?

张:三尺讲台,一班学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循环往复三十载,靠的是真心、耐心和恒心。用你的钻研、学识和激情去认真对待每一届学生,他们也会持续地报之以尊敬和爱戴。一定程度上说,是学生成就了我,尽管这换不来金钱和官职,但却足以慰藉心灵,让你体会到教师的价值。我想这一点无论在什么学校都无二致,但因为教育体制、地域因素、就业歧视和所谓的学校排名影响,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进入内地大学,进入新疆高校学习的学生至少在入学成绩上不如内地名校,教师的付出相对要更多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疆学生智商低,只是受封闭的文化和环境影响,阻挡了他们对现代知识的理解力和追求,只要给与针对性的指导,他们仍可能表现出众,关键是要激发他们对知识追求的主动性和热情。

      钻研学术——恬静的梦想

问:您参与了多项全国、省级教育部重大项目课题,为指导新疆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什么是您对学术感兴趣的出发点呢?您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认识事物、研究学问呢?

张:学术研究谈不上,更没有那么大的学术成就。搞研究与地域环境有关,在新疆从事经济金融研究与北京上海有很大不同。比如,我虽然可以关注全国经济金融问题,但捉笔成文时从不以此为话题,因为身处边远,信息不灵,再加上本身就有那么多专家教授在研究。我倡导开展区域金融和中亚金融研究,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客观需要。有些研究我们做的挺早,但信息逆向传递不易,如风险投资我们在1998年就做了研究,最近火热的绿色金融我们在十年前就完成了国家级课题。

搞研究起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发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从事其他社会职业,变得越加喜欢学术,现在觉得有问题琢磨和思考很满足很充实,也避免了很多世俗纷争、诱惑、利害带来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心理平和恬静了许多。二是教学所需,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复述教材,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那无疑只是个“传声筒、复录机”,学生得不到启迪和提升,自然也不会尊重你。科研可以弥补这一点,这关乎培养质量和个人声誉。当然,在学校现有考核体制下,多做科研也有利于职称评定和其他福利。

我一直梦想能像学术大家那样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将平时的思想火花和灵感累积凝练成可以传世的经典,但已过天命之年,仍不得正果。平时的研究很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或接受委托的课题,如果说曲折,这就是。由于还要应对教学和行政工作,我真正想研究的问题却成了业余爱好,也许退休之日即是我学术生涯开始之际,但不知生命会不会给我机会?

我骨子里有一种谦和而清高的成分,不喜欢抄袭模仿,也不急于发表观点,有一种隐而不发的批判精神和突破欲,不知这样的品质能否帮我完成梦想?

    权威观点——新疆金融发展

问: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是国家2016年的重要工作。作为新疆首府,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乌鲁木齐最有基础和条件率先建成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必将在祖国西部和中亚、西亚、南亚地区金融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您觉得将乌鲁木齐打造成中亚区域国际金融中心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呢?有哪些比较大的金融投资发展机会呢?

张:乌鲁木齐能否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目前还有争论,新疆两级政府(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已经将其列入规划,甚至提出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但中央并没有认可。这有认识问题,也有体制问题。认识问题用相对论来解释更合理,不同意建金融中心的意见往往以东部为参照,认为新疆经济不发达、信息闭塞、人才缺乏、金融规模偏小、创新不足。但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离不开金融中心。我个人认为有理由建,一是哈萨克斯坦自2006年就立法建立了“阿拉木图区域金融中心”,至今已有十年历史,而乌鲁木齐市仅存款规模就超过哈萨克斯坦全口径货币供应规模(M3),新疆存款规模是中亚五国全口径货币供应之和的2.5倍多。如果向西看,新疆可是“巨无霸”。二是金融中心建设不但有利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避免丧失在中亚地区的金融影响力,而且还有利于新疆核心区建设和社会稳定。

体制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已不适应国家战略西移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新疆的金融体系只是全国的一部分,而且是最边缘末梢的一段。很多政策和先行先试的方案都落不到新疆,作为主导地位的国有银行都是分支机构,没有一线决策权。另外,建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还涉及到主权层面的问题。因此,要建金融中心必须是国家行为,地方无法完成这个战略任务。但体制改变恰恰受制于认识,而决策层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明显是滞后的,所以短期内不会有太多的金融投资机会。

顺便说一下,很多人还把金融中心建设与新疆安全因素连在一起,从而得出否定的结论。最近对中国引入伊斯兰金融的顾虑就明显证明了这点。这和不了解伊斯兰金融的本质有关。

     肺腑之言——永远的道口情怀

问:2015年,您参加了85级校友入校30周年的返校重聚活动,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您有什么想对校友们说的么?

张:其实,我们参加过两个30周年活动,一个是建校30周年,那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被清华大学“兼并”的日子,很多校友多少有些惆怅和惋惜。但随着清华大学完美地继承和发扬了道口精神,我们发现只是“形变而神韵犹存”,认同感反而增强了,我们仍然以母校为荣,只是清华大学缺少一份“追认”的毕业证书。当然,这只是玩笑话。

我们85级入学30年聚会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人数之众可谓空前绝后。我发现,大家不但没有因时间和距离变得陌生,反而有更亲近的冲动,无关职位和财富,忘了芥蒂与隔阂,有的只是同学的情谊。随着时光流逝,大家似乎想借此机会弥补一下因学生时代的青涩带来的交往不深的遗憾。我为此还编写了聚会“三字经”发到班级群里。

最后,希望校友们能来新疆,无论是观光旅游还是投资创业,我尽力为大家提供帮助。希望在读的小师弟小师妹们能够珍惜同学情分。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在祖国1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还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校友,没有他,母校就不能说“我们的学生遍布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