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三十载岁月沉浮,同学情谊弥久历新——访1984级校友吴少平

发布时间:2014-09-19浏览量:

  吴少平,我院1984级校友,1987年进入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工作,曾任国外业务部副处长。1992年起,先后在多家机构负责投资管理。2007年任职于中信期货有限公司。现任职东兆长泰投资集团副总裁。

1984级校友吴少平

  处暑已过,八月的北京少了几分盛夏的酷热。我们一行趁着秋意初起,来到国贸世纪财富中心,拜访五道口1984级校友吴少平。

  面见之时,竟不敢相信站在门口迎接我们的,竟是一位身着浅色衬衣,神采奕奕,只有四十来岁光景的男子,吴师兄笑谈得益于自幼饮茶,一个小时转瞬即逝,吴师兄很健谈,和我们一起追忆起道口求学岁月和进入社会后的"三级跳"。

  追梦道口:名师指路,书读万卷

  1984年的夏天,吴少平师兄年方20,怀揣金融梦想,惜别老家杭州启程道口。

  吴师兄回忆,当时,加上"老三届",道口也仅有93名学生,学生少,教学和后勤管理的老师也不多,条件简陋,但道口人学习热情高涨,小红楼里,这帮年轻人学贯中西、博通古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回想五道口求学的三年时光,吴师兄觉得受益匪浅、进步很大。特别是在当时,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人民群众的思想还处于"僵化保守"的阶段,五道口全新的教学模式和雄厚的教育资源,不仅打牢了学生的专业基础,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甚至提高了学生的人生境界。

  五道口的教学模式,吴师兄亲切地称之为"填鸭式教育":研究生部从清华北大、人大、央财等名校请一流教授讲授基础理论,从"监管机构和四大总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请高级官员讲授实务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冠绝一时。基于此,老师、家长和社会对"五道口研究生"的期望都很高,所以前两年,他们都全身心扑在学习上,焚膏继晷、寒暑不断,为后来的金融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谈及当时仅有的几位管理教学的老师,吴师兄感恩他们对学生犹如父母般的要求之严,照顾之周,其中尤其对黄永鉴老师记忆最深。黄永鉴老师以严厉著称,学生上课不认真会被训话,学生不尊重请来的讲课领导也会被训话。还记得有一次张志平师兄上课打瞌睡,甚至被请了家长。黄永鉴老师这种严厉的方式,正是研究生部老师们严父式关爱的体现,这一"骂",既"骂"掉了学生们"天之骄子"的骄躁,又鞭策着学生们努力学习,成才报国;既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又教会了学生如何做学问。后来某次校友聚会,师兄们还特意把黄永鉴老师请上台,恭恭敬敬地请他"再骂一次",大家对老师的良苦用心,感激在怀,铭记在心。

  小院面积小,同学们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生活娱乐上也是渐入佳境,暖流阵阵,小集体像家一样温暖。

  吴少平师兄回忆,1984级30人里面只有3个女生,1983级全是男生,平时大家都徜徉书海,少有娱乐。新生入学后的联欢晚会算是仅有的娱乐之一,当时1984级入学的一次联欢晚会,1983级师兄献唱的那首红极一时的《少林寺》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但是由于女生少,小院娱乐活动仍是缺乏生气。直到85级女生多起来后,小院的娱乐活动才有起色,每周五,学生们都会在食堂里面移开餐桌腾出空地,跳当时高校中流行的交谊舞。

  职场荣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吴少平师兄初入道口时,在班里最为年幼,风华正茂,英气逼人。寒窗三年之后,他进入中国人民保险总公司,主管全国非水险业务,当时大亚湾核电站及三峡工程的保险业务就在其管理范围内。工作仅两年,随后擢升副处长。

  1992年,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次后来被称之为"春天的故事"的南巡,在中国经济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这期间,以陈东升、冯仑、潘石屹为代表的一批在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或国有企业工作的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创业,开创了现代企业发展和经济变革的新篇章。吴少平师兄也紧随大潮,不甘其后,加入刚兴起的证券投资业,准备大干一番。

  十五年的证券投资,这时的他再次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2007年中证期货被中信收购,吴师兄看好未来期货业的发展,就在当年顺势加入中证期货,兢兢业业,稳中求进。

  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开始推行新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吴少平师兄感觉民营企业新的发展机会来了,于是今年初毅然决定跳槽到东兆长泰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挑起该公司从传统业务到新兴产业、从单一业务到多元业务战略转型的重任。五十而知天命,如今刚到五十的吴师兄事业上再次大转型。他不断寻求改变的这三跳,充满着很多人生智慧。人往高处走,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职场上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它包含了为什么"走"、什么是"高"、怎么"走"、什么时候"走",以及走了之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吴师兄的经历能很好地诠释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指点后生:先做人后做事,切忌好高骛远

  吴少平师兄历事很多,阅人无数,三十年的职业生涯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当谈到能否给师弟师妹一些忠告指点人生时,他分享了几点:

  首先,要学做人--讲诚信、重人品。金融圈是个名利场,只有人品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信任,才有事业发展的可能。当前社会竞争加剧、诱惑增多,对于不少人做出的一些短视之举,吴师兄觉得虽无可厚非,但五道口人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追求更高的境界。当他回忆起84级同学之间的情谊,说道,同学之间重情重义,淡泊名利,无论官职高低、财富多寡,都一样以诚相待,经常往来。

  其次学做事--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无论大小,切忌好高骛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能成就大事业。吴师兄告诫刚入学的师弟师妹切记戒骄戒躁,首先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学习,广泛涉猎,提升知识水平,为以后的职业选择打下牢固的根基;对于刚工作的师弟师妹,无论单位大小,名声响否均应不挑不拣,从做好小事开始,为职业发展新路径铺下坚实的路基。

  最后学修炼--"不争"。言谈中吴少平提起《道德经》中他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并不是一种消极思想,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和你比,别人有的东西我不眼红,该努力时努力,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把事情做好,结果自然水到渠成。有些东西,即便一时通过某些手段得到,以后还是会失去。老子从对自然界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中,深刻阐述了"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人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的人生哲理,在他看来,以柔弱的教义思想规范和修持自己,是十分必要的,而这些,在吴师兄看来,正是人生极高的智慧和修为。

  仔细品味吴少平师兄的这些人生忠告,确实很有道理,但放在当下年轻人身上,又不容易做到,我们唯有把这种境界当作未来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

  谈笑之间,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师兄还有公务在身,我们也不便久扰。辞别之际,我们不禁感叹:五道口的师兄师姐各个都是一本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每个人都是一个标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