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专注ESG投资,塑造绿色未来——访2021级金融MBA校友耿艺宸

发布时间:2024-05-14浏览量:

   

耿艺宸,2021级金融MBA校友,法巴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ESG研究主管。



问:您是什么契机开始做ESG研究的?

耿艺宸:应该很多人都经历过职业纠结和彷徨期,我也是一样,从事着一个喜欢但一直不太被当下的商业社会需要的领域。最初,我在新加坡一家建筑师事务所做可持续建筑设计和区域规划,参与了很多可持续发展理念主导的项目,但回国后由于市场需求很少,所以尝试转行。短暂从事过教学以及企业战略规划的岗位之后,内心依旧有着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前景和宏伟蓝图的憧憬,最终重新回到这个领域。事实证明,坚持做对的事情,把握住对的方向,或迟或早,现实会回馈你。可持续发展或ESG目前已经成为了相对动荡的国际社会里唯一且稳定的共识。选择金融行业,也是相信金融对于社会的重要推动作用。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行业可以完成的目标,需要各行各业管理理念的改变和业务的变革。


问:法巴资管是如何将ESG因素融入投资决策过程的?ESG投资对公司的风险管理和投资回报有何影响?

耿艺宸:法巴已经将ESG深入到投资和日常运营的每一个细节,尤其在最近的五年内。每个部门的KPI都或多或少有ESG相关,尤其是投资、产品,以及销售、合规部门。具体就投资而言,法巴资管全球AUM约5000亿欧元,ESG整合的投资规模超2900亿欧元。在所有开放式基金里,90%都是SFDR article 8&9 (欧洲可持续基金分类中的可持续基金标签)。

具体有以下四点来提升投资组合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重点领域捕捉新的增长点。

第一,尽责商业准则(Responsible business conduct。简而言之是一种股票入池的评价标准。由于ESG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企业面临的法律和舆情风险也相应增加,通过给高风险行业设置风险评估的前置条件,以此降低组合持仓的风险暴露。

第二,ESG投资整合(ESG integration)。在法巴,绝大多数投资经理(衍生品除外,因为无法做到穿透)除财务回报的KPI之外,其组合的ESG相关指标(ESG分数以及碳排放强度)也需要打败其基准。这样就可以保证投资经理不会仅仅把ESG当作锦上添花,而是时刻都在关注所有持仓的ESG表现,并会因为公司的ESG表现来决定买卖以及仓位控制。

第三,主题基金、影响力投资(Thematic funds/Impact investing)。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主题,法巴设计了非常丰富的主题基金,涵盖了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生态修复、食品安全、水资源保护以及平等机会、医疗养老等多种议题,并都符合欧盟等地区对于主题基金管理的相关标准。这些基金也是目前在亚太市场很受投资人关注的种类。

第四,投资督导(Engagement & stewardship。在投后管理上,法巴也是非常重视,尤其是针对公司的“3E”(能源、生态系统和公平)话题和ESG评分最后十分位的公司。


问:在中国市场,贵公司是否有特定的ESG投资案例或成功经验可以分享?

耿艺宸:法巴一直非常坚持在中国的布局和发展,尤其是在近些年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除了已有的合资公司海富通基金,法巴资管在20239月与农业银行共同合资了一家理财子公司。这家公司从第一天起就将法巴资管的ESG战略应用在了所有投资类别和流程中,所以相比于具体的投资案例,如何将ESG投资的标准和原则在中国进行落地更值得分享和探讨。

我们都知道发达国家的经验有时在发展中国家水土不服,ESG也有这个问题,但不是说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有偏差,只是具体到某些话题,其规划和实施步骤是不一样的。以煤炭行业的转型问题为例,根据欧洲的能源规划,煤炭发电应该在2040年全部停止,如果以20年的生命周期计算,在2020年之后不应该有新增煤炭项目。所以在具体的投资要求里,公司必须要有明确的声明不会再有新增煤炭发电机组的计划,此外也有很多发电能耗效率以及排放强度的要求。但这些在中国目前是无法实现,所以我们设计了一套“定性+定量”的评估模型,来评价公司的转型路径是否可靠以及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对于一些有不错的基础但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公司,我们也不会完全放弃,而是设置观察清单,然后通过持续与公司沟通来加速其转型进程。这个创新模型和具体应用,目前在国内或者新兴市场中也属于很创新的实践。

此外,法巴也在积极筹备全资子公司,希望可以把ESG投资经验进一步在中国落地。


问:在推动中国ESG投资市场发展方面,您认为哪些因素是关键?

耿艺宸:从这个图可以明显发现,中国ESG基金在2020年之前规模很低,只有在最近三到四年才出现了很明显的增长,从2020年的1864亿增长至4654亿,然后有所滑落到3508亿,2023年继续下滑到2721亿左右。   



如果我们分析背后的原因,2020年和2021年的倍数级增长背后的因素不言而喻,得益于“双碳”战略的提出。如果需要进一步在国内推动ESG投资的发展,核心还是要围绕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或者出台更多刺激性的产业计划。

此外,还有两点比较直接的因素。

第一是海外资本的推动作用。回到这个图,2021年之后的萎缩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同步了海外市场ESG基金规模降低的趋势(SFDR推出的ESG基金的标准严格导致部分基金去除了ESG标签),此外外资部分撤离中国对市场也有影响。外资对于ESG投资在中国发展的推动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上,更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本土ESG投资的热度和管理人的专业度。因为ESG是外资在投资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属于基础选项。目前在ESG领域,国内比较领先的基金管理人,很多股东是外资,或者在管理相对多的外资基金专户。长久以来,他们的ESG投研和风控专业能力逐渐形成并超出同业。

第二是ESG投资产品本身,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需要更加多元和专业的ESG产品。从投资人的角度,如果产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那购买此类产品的目的可能仅仅在于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市场需要一定的引导,投资机构需要扎实ESG投研和风控能力,帮投资人发掘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和能源转型领域的潜在机会。


问:您认为当前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耿艺宸:个人认为绿色发展在全世界都是很坎坷的,因为能源和资源问题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很难避免利益冲突甚至引起政治问题。大概总结了一些个人观点。

第一,短期利益视角是最大的挑战,新兴市场更加明显。能源转型其实不仅仅是能源行业,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式更新,这些不是三、五、十年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资金坚持。

第二,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态度,不能与政治观点有深度绑定或者关联。某些国家和地区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上一直摇摆不定,反ESG在当地已经不仅是一种社会运动,州政府和法律也明确地反对推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些投资理念。

第三,微观来讲,绿色溢价并没有像预期地由市场分配到企业,那就需要更多的政府引导和财政刺激。在欧美,这个问题相对较没有发展中国家困难,可持续、绿色有机的选择比较容易被群众接受,也愿意为此付出溢价。欧洲碳价高于中国很多倍,以及最近几年火遍欧美的户外品牌Patagonia就可看出(利润全部贡献环保事业)。

此外,绿色资金是不是真的被利用在绿色的项目里。如果要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目标,杜绝口号式绿色发展、漂绿的现象发生,监管和政府需要进一步列明标准、科学目标的设定,以及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比如碳排放统计标准、企业的碳规划和承诺,金融行业的绿色投资标准,ESG基金产品的定义等。

最后,金融支持有些错配或创新性不足。我们已经有了很多新的技术出现,但这些项目一般规模较小或者较为早期。在我国,金融支持方式依旧依赖于银行贷款,这样创新型和成长性的公司和项目就很难得到支持。金融机构需要推出针对中国企业量身定制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以缓解中国缺少股权绿色融资和长期绿色贷款的短缺。比如新的期限结构、抵押品要求、工具原型和投资组合策略等。


问:您如何看待金融在实现零碳目标中的作用?

耿艺宸:据世界经济论坛,为了支持中国2060年的净零战略,高碳行业的转型资金需求是140万亿人民币,每一年的资金缺口保守估计要1.1万亿人民币。

首先,直接支持绿色产业。绿色、新能源投资已经不是新鲜领域了,从2015年发改委的第一版绿色产业目录开始,中国在绿色产业的投资逐年上涨,尤其是绿色债券的融资规模2022年到了约1320亿美金(760亿为与国际标准统一的,560亿是不统一的),达到世界第一。这些资金直接支持了既有行业的转型,比如传统能源行业,材料、建筑、航空航天等,也支持了新兴产业的培育,比如新能源汽车、氢能、AI在智能电网的应用、储能、碳捕捉与封存CCUS等。

其次,间接推动企业和产业链。金融除了直接支持绿色产业之外,也可以极大地激励各行业的企业实现低碳转型,进一步也可带动他们产业链上下游的减碳。意思是,除了直接的主题投资(如上所说投入到转型/新兴行业),规模更大的普通投资通过偏好于投资在零碳转型好的企业(可以是运营或者业务),实现间接推动减碳的作用。投资人可以根据在企业的表现来不同程度地激励、约束投资。同时,通过投票来奖励、惩罚公司在气候变化上的做法。


问:您认为可持续发展相关投资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耿艺宸:提到可持续发展大家的印象都是绿色金融,但是严格来讲,绿色金融可以支持的项目和能解决的问题比较局限。列举几个我们观察到的趋势。

首先,转型金融。2023年应该是转型金融的起飞之年,尤其在亚洲和新兴市场,这些国家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重中之重是高碳排行业的转型,绿色金融无法支持,而需要转型金融来实现过渡性阶段。比如日本、东南亚、新加坡等地都已发布相关框架,人行也在准备四个高碳行业的具体指引。所以可以首先关注转型债券等产品,但要着重审核其KPI防止漂绿、洗绿风险。

第二,可持续发展不只是碳和能源的问题,它与水资源、森林、海洋和其他生物多样性问题息息相关。比如气候变化会严重影响水和大气循环从而造成极端干旱或者洪涝;海洋本身可以吸收全球一大半的温室气体等。所以生物多样性是全球范围内第二个正在系统性被推动的可持续话题,中国也在积极倡导美丽中国建设,高度支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上已经有很多相关的投融资框架,很多机构也已经推出相关的投资产品。

最后,还有社会层面的问题,尤其是公平和平等发展,不仅有公民的平等权利,也涉及商业公平发展机会的问题。科技在飞速进步,但世界正在变得更加不公平,阶层固化十分严重。目前欧美已经广泛地在讨论能源的“公正转型”(Just Transition)问题,还有女性就业和获取平等回报的问题,以及AI等新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这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投资领域下一个十年集中致力于的方向。


问: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来到五道口金融学院深造?在这里您有哪些收获?

耿艺宸:我在工作七年左右的时候,也是在平安集团工作第三年时,感觉职业综合素质和金融专业知识上都有一些局限, 所以很果断地选择来中国的“金融黄埔”五道口深造学习。从准备到毕业,大概三年的时间,个人收获和成长非常大。首先就是完成了最初的目的,学习了金融投资分析的理论知识框架。其次也接受了很多提升职场软实力相关的学习和锻炼。但最重要的还是跟老师们、同学们的学习交流。优秀的老师们让我看到了人生榜样的模样;在各行各业都表现突出的同学们更是帮助我高效地认知了其他行业,加深了对不同领域“可持续发展+”场景的思考。虽然我已经毕业了,但我相信未来会在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中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


问:对于那些希望在绿色领域发展的同学和校友,您有哪些建议?

耿艺宸:最近两年我经常接到想转行到这些领域发展的朋友的疑问,但除了刚毕业不久可以从零开始的同学之外,我都建议坚守自己本身擅长的行业,同时把ESG、绿色作为个人工作思路或者公司的增值点或新赛道。这个领域非常广泛,意味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转行容易,然而真正的价值,还是需要下沉到某个行业或者高度融合到企业本身的业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