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多层次解决养老需求,建设美好养老新时代——访2002级硕士校友段玉平

发布时间:2024-12-19浏览量:

段玉平,2002级硕士校友,原某人寿保险公司健康养老事业部总经理。


问:您认为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

段玉平: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碰到这个难题,所以养老产业面临的新挑战还是较大的。首先面临的挑战是经济压力,这里的压力涉及到个人和政府两个方面:在个人层面,可能很多人还并没有为未来养老做好资金准备;在政府层面,则是老龄人口骤增导致许多国家的养老体系都面临资金短缺,亟需寻求新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模式。第二重压力则是养老自身的健康护理需求,大家都知道老年人往往伴随着更多慢性病等健康问题,需要长期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有此类需求的老人数量会越来越多,然而社会上目前所能提供的对应服务可能无法及时跟上,这又是一大挑战。第三重压力在于养老产业对新兴技术的适应,例如目前研发的各种辅助养老的人形机器人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它们具有陪伴老人、提醒老人吃药等多种功能。此外,数字化服务、远程医疗等技术也在快速迭代。但智能养老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且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对较慢,老龄群体独自真正适应新技术可能还是需要较长时间。第四便是政府在养老产业投入力度上的挑战。当前我国老年群体养老结构的大致比例被称为“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在高端机构(商业养老院)养老。我们不难发现政府投入部分其实相对有限,当然现一些社区会有养老服务驿站、养老食堂等类似机构,但总体体量还是很小,难以覆盖更广泛的需求。最后是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中国目前一方面是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同时也在进入人口长寿时代。社会参与对于老年人而言,不仅是保持活力的方式,更是维护其心理健康和社会价值感的关键。让老年人有机会参与社会活动、保持社交联系,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个人价值存在的意义。


问:在您看来,政府、企业和社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共同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段玉平:首先对于政府而言,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让养老服务的供给满足日益膨胀的需求。这里潜在需要的改革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养老金、医疗保障和长期护理保险等,与此相关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此外,正如刚刚提到政府目前对于养老服务驿站、照料护理人员方面的投入还不是很充足,这也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来加以解决。政府还可以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税收优惠,以此激励其进行养老技术创新研发。企业层面需要做的可能就是拓宽现有的养老产业服务方式。目前市面上可以看到各类的养老产品,但接下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企业更多需要考虑的可能就是产品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如何让智能家居、健康监测设备和商业养老保险等更好地服务于老年群体。社会层面需要的则是提升公众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度,各界应当建立起来社区养老支持网络,引导老人们逐步适应智能养老新时代的到来,支持其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



问:从您专业的角度看,金融能在哪些方面助力养老产业的发展?

段玉平:金融最直观提供的当然是资金方面的帮助,大家都知道养老是需要花费金钱的。银行和基金公司如果能够设计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金计划或是投资产品,保证养老资金的安全性和增值空间,那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未来养老产业的资金压力,自然也能为老人提供更多的财务保障。另外保险公司也可以充分发挥其长期储蓄、长期投资和养老风险管理优势,来扩大养老产品的服务与供给,包括但不限于保险保障、养老社区、长期护理、医疗健康等产品和服务。此外,养老产业硬件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资也可以纳入金融机构助力养老产业方法的考虑范围。例如,投资智慧养老、医疗科技公司,通过Reits投资存量房适老化改造为养老院,投资养老护理、照料等运营机构,都可以增加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再者就是金融教育,这主要起到一个未雨绸缪的作用。宣传养老金融可以有效提高公众提早规划养老的认识,帮助人们为自己的养老生活早做准备,进行储蓄或投资。


问:目前市场上有哪些创新的养老模式或服务?它们是如何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

段玉平:首先在居家养老方面,其目前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引入了新兴的智能家居,老人们在家里也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健康管理、紧急预警和生活支持服务。其次是社区养老,社区养老其实也不算是新模式了,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老人们在离家不远的社区养老中心生活、娱乐,也可以回到家中与子女们一起生活。这种“亲而不近,疏而不远”的模式能够保持老人与社交圈和家庭的稳定联系,是一种较为舒适自在的养老方式。最后是共享养老,这种模式在北京等城市已经出现了,如社区家庭医生和共享护理服务的推广,让老人和所在片区社区医院的医生直接对接,进行日常的联系和咨询。我认为这种新型的模式如果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家庭的养老成本,提升养老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医疗资源的占用。


问:对于那些希望为退休做准备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应该何时开始考虑、以及如何进行养老储蓄?

段玉平:我觉得年轻人还是要趁早进行养老规划,特别是我们学金融的可能更容易接受这点,毕竟投资越早,复利效应带来的收益就越多。此外,我认为要多关注养老金融知识,提升自己的金融素养。定期评估自己的养老储蓄计划并动态调整计划,为自己未来的养老生活早做准备。这里的储蓄是广义上的储蓄,可以是定期存款、养老金计划,也可以是人寿保险、基金等。不同的金融产品有不同的特点,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财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择合适的储蓄组合,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养老财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