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招聘

校友专访

校友通讯

校友卡申请

2011级硕士校友张彩婷:用平常心跑马拉松

发布时间:2021-07-13浏览量:作者:2011级硕士校友张彩婷

 

张彩婷,2011级硕士校友。现供职于融通基金。曾任职于国泰君安研究所宏观组、融通基金研究部、凯丰投资研究部、榕树投资投资部。

 

接到校友办约稿时,本来想先跑个好成绩再来分享的,然而抱抱又胖了的自己,还是暂且按下这个念头。正好近期又有很多朋友向我咨询跑步的一些问题,就借此机会对自己三年多的跑步经历做一个总结和反思,希望对想要开始跑步的朋友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研究宏观的人,每天都是盯着无数的数据,聊跑步也从数据分析开始吧。

 

第一个指标:月跑量

 

有朋友说我是跑步的天赋型选手,但实际上在上大学之前我的体育运动记录基本为零,体质差到高考前好几次严重感冒连打几天点滴。上大学之后在学校社团学了两年跆拳道,体质突然明显改善,不怕冷、不感冒,还在期末体育考试时拿了女生1600米长跑的班级第一名,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惊喜,从此也奠定了我对跑步的信心。但也就暑假期间跑步稍多一点,平时的跑量仍然几乎为零。

 

遗憾的是跆拳道和跑步我都没能坚持下来,再次开始跑步是受到我的导师肇越老师的激励,平时向肇老师请教时他都是从理论到实践,侃侃而谈,是很纯粹地沉醉于宏观研究的首席经济学家。但听同门的闫奕锦师姐说,肇老师即使再忙也要每天运动两个小时,一个小时跑步,一个小时力量训练,让我更是敬仰。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我做不来,跑步还是可以学习的嘛,于是时不时与同学去东操或者就在地下室的跑步机上跑个十公里。这个阶段跑步也是时断时续,谈不上什么月跑量。

 

工作后跑步的计划又断了,加班、出差、雾霾等各种事情都能成为我偷懒的借口。连趁股灾期间跟师兄师姐们一起学的太极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积累下来。辗转到了深圳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了我的本科——南开大学有组织同创快跑俱乐部,每周都有跑步活动,参加了跑团的一次例跑之后再也没有偷懒的机会,每次都被校友们催着去跑步。于是我零零散散、随心所欲的跑步终于成了有计划的、规律的日常生活,2017年8月我的月跑量第一次超过了100公里。

 

  

此后慢慢开始了跑马生涯,每周都跑个两三次,每年参加几个马拉松赛事。虽然经常有朋友说我霸占他们的微信步数排行榜,但统计下来我的跑量对于一个马拉松参与者来说还是偏少的。2月春节要回老家,跑的很少;2020年2月跑得多是因为疫情没有回老家,买了个跑步机在家里跑。6-8月的深圳又太热,跑得也少,甚至少到只有30公里。所以我也就在10月-1月和3-4月的马拉松赛季跑量稍多一些。2018年因为工作忙跑步时常懈怠,2019年加入深圳清华紫荆花跑团后跑量又开始慢慢上来。除了今年有意提高月跑量,这三年多来月均跑量最高时也不足170公里,想起跑步大神们常说的:月跑量200公里是对全马最基本的尊重,而我月跑量达到200公里以上的只有7个月,真是汗颜!比起校友里那些大神们每月多则七八百公里、少则三四百公里,我的跑量更是不值一提。

 

 

第二个指标:PB成绩

 

开始跑步之后慢慢地就会想跑一个半马,跑了半马之后就会想尝试全马,而跑了全马之后就会想要破四(全马4小时以内完成)、甚至破三,不断PB(个人最好成绩)。

 

2017年8月我开始常规跑步后,南开跑团的队长就让我参加11月的南山半马,说我可以破2,后来实际成绩203(2小时3分);之后又鼓励我报12月的深圳马拉松的全马,我也认真准备跑了个426(4小时26分),当时我认识的很多跑步大神的首马成绩是5小时左右,让我很是得意。后来听说别人大多是用半年的时间准备一个半马、一年的时间准备全马,而我只规律跑步了三个月就跑半马,四个月就跑全马,顿时深感自己是被跑团队长给“欺骗”了。

 

想要好的成绩就得提高配速(分钟/公里),而速度=步频(步/分钟)*步幅(米/步),所以想PB就要想办法提高步频或步幅。而我在2018年的跑步毫无章法,不仅没规划过配速,对节奏跑、间歇跑、LSD(长距离慢跑)也毫无概念。所以2018年虽然和2017年一样,跑了两个半马和一个全马,但都没有PB。

 

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各个城市越来越火热,跑步也变得越来越科学,南开和清华的跑团都请了专业的教练来训练队友们,2019年我所在的公司凯丰投资的老板也让我组建公司跑团,并聘请专业教练来指导。于是在经历多位教练的训练后,我的配速明显提高。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月,我跑了3个全马和2个半马,每一次都创了PB,最后达到全马PB350、半马PB151,配速从6分以上提高到最快的汕头半马514,步频最快195,尽管步幅不到1米,与大多数跑者的1.2米以上和精英跑者的1.6米相差太多,但这个配速还是很让自己惊喜的。

 

除了分析配速外,还会分析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考虑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可能。比如起跑时间早一点(7:30)或比赛季节好一点(冬天)会没那么热,那么心率会低一点,会更容易提速;跑马时尽量跑直线和切线,不跑折线,总距离可以省一些,不会超过官方的半马21.0975公里和全马42.195公里太多;道路平一点肯定比有坡的路更好跑,比如荆州和汕头真是想要PB者的福地;睡眠够好且身体无伤痛肯定能发挥得更好,比如去年10月我的脚腕在戈壁上扭伤过,而自己一直不重视没有治疗,导致后续的几个马都跑得非常痛苦,广州马更是第一次体验了“跑崩”的感觉。还有传言“减重一公斤、配速快三秒”,这一点我一直还没能体会到。

 

 

聊完严肃的部分,再聊聊几个经常被问的问题。

 

跑步伤膝盖怎么办?

 

不科学地跑步是容易受伤,但我身边也有跑了上百个马拉松从没受过伤的专业跑者。我自己只有在“为爱同行”东部华侨城40公里和“戈15”四天122公里时受过一点伤,都是越野、路不平、有坡度,都是脚腕疼,教练说是小腿前侧肌肉平时没训练的原因。所以要避免受伤就要全面训练肌肉力量,不同的运动相结合,大腿力量和核心力量尤为重要,平时多做深蹲对膝盖的保护就能更强一些。已经受伤就一定要去专业的运动康复医院治疗,不能强撑着继续训练,以免伤上加伤。我一直觉得我跑步受伤少就是得益于以前学过跆拳道、太极和瑜伽。天冷时跑马容易抽筋也是个大问题,起跑前注意保暖,跑中注意补盐,平时多增加长距离训练,都对避免抽筋有很大帮助。

 

跑步太无聊怎么解决?

 

一般人跑10公里要1小时,跑个半马要2小时以上,这么长时间只有手臂和腿的机械运动似乎太无聊。我刚开始跑步时为了转移注意力听过“喜马拉雅”,听过“得到”,后来只听歌或听节拍器,偶尔也会思考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时跑完一次步,一篇报告应该找什么数据,从哪几方面来验证等,整个框架和思路就想清楚了。或者遇到问题时就像宏观推演一样,想想最差的情形会怎么样,最好的情形又是怎么样,然后跑完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有时边跑也对一年的宏观和市场做个总结,然后跑完就编了一首诗或词。有时也在地图上找不同的跑步路线,刻意画出一些好玩的轨迹,比如今年春节大家一起跑“牛”、画枫叶、画中国地图等;或者每次出差时跑跑当地著名的地标,然后把轨迹保存下来作为纪念,现在除了北上深外,我已经跑过重庆、成都、绵阳、厦门、桂林、无锡、万宁、清远、汕头、梅州、荆州,还有土耳其,感觉收集这些地图非常好玩。

 

 

跑莲花山外圈一圈是5公里多,跑4圈就是一个半马,有一次我跑完第一圈特意停下来刷刷新闻和经济数据;然后跑第二圈时想想各类资产会怎么表现,跑完一看盘发现黄金怎么跌了;跑第三圈时把逻辑重新梳理一遍,跑完就抄了个底;最后跑完第四圈半马也就完成了,再看金价也如期反弹了。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听节拍器和数自己的呼吸(据说这样很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当然跑步大神们都是什么都不听就轻松跑完全马,不知道他们除了数呼吸之外还有啥高招。

 

跑那么多是为什么?

 

很多朋友跑步是为了健康,多跑跑身上的很多毛病就没了。有人是为了减肥,跑三个月就能瘦成一道闪电,而对于我这种不挑食、不浪费、心情越糟越吃得多的人来说,减肥还是三分靠练、七分靠吃,甚至有朋友问我:你跑步以来究竟胖了多少,让我心底一片苦涩,可见管住嘴有多重要。

 

但跑步让我更自信,每次跑完一个全马甚至PB之后就会觉得世上还有什么事能难倒我的呢。我走磨坊百公里时双脚的前半个脚掌都是水泡,之后跑马脚上再起泡都觉得不是事儿;桂林跑步时感冒还没全好就淋了瓢泼大雨,之后跑步再遇到雨都觉得是毛毛细雨,每经历过一次挑战都会感觉自己更强大。理论上无氧运动会让人分泌多巴胺,从而感觉到兴奋和刺激;而长跑这种有氧运动产生的更多是内啡肽,会让人获得成就感和长久的平静的快乐。

 

还有一点是奖牌好看,虽然到现在我参加的官方赛事才15个(8个半马、7个全马),但奖牌攒了一大堆,有的是学校活动,有的是徒步和越野跑,有的是线上马拉松。尤其是今年由于疫情,线下马拉松大多取消了,但线上的马拉松我参加了6个,攒了不少漂亮的奖牌。

 

 

总之跑步的理由各种各样,但都是在提升自我,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但近年来各地争办马拉松赛事以提高城市活力和刺激经济,跑者们也多了一些攀比的心理,间或听到跑友跑到心脏骤停没能救回来时感觉十分心痛。我一直觉得跑马是与自己的对话,完成一个马拉松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生死是大事,为了安全健康地跑到终点,需要跑前系统的全面训练,也需要跑时科学地配速和补给、感受自己身体和心脏的状态,只有做好充分地规划和锻炼,才能长长久久地一直跑下去。

 

正如我的“戈15”挑战宣言:战略上举重若轻,战术上举轻若重,万事皆不难!

 

本文刊发于《五道口校友通讯》2021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