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索到的结果约“2,405”个
我有幸和陈老师毕业于同一个学校,在期盼中如愿拜陈老师为硕士导师,成为陈老师的弟子。我在道口上学期间,正值陈老师担任人民银行副行长,后调任证监会任党组书记、副主席。在繁忙的政务工作中,陈耀先老师不忘抽出宝贵的时间关心我的学业,从论文选题到写作,从拟定论文提纲到写作方式方法,都受到陈老师的悉心教导,使我的硕士论文对当时商业银行贷款分类管理工作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聆听陈老师更多的教诲,还是
入学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至今,一眨眼二十一年已过去,今天五道口校友办工作人员发来秦宛顺老师和靳云汇老师的照片,一时间感触莫名。 (一) 一九九四年,带着某种并非正直学人所应该有的功利,考入五道口攻读博士学位。在上个世纪,五道口的教学一直保持两大特色之,一是学术讲座较多,有人民银行总行和各商业银行总行实践与学术兼顾型领导,也有大量的外国访问学者。二是研究生部本身并没有
自五道口创立第一天开始,靳老师和秦老师夫妇就在五道口这块土地辛勤的耕耘。我们也有幸得靳老师亲自传授“高级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每次在课上遇到靳老师,似乎都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清晰的思路、工整的板书,在日益浮躁的今天似乎已经很难遇到了,又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已经逾古稀之年的老人所为。我们采访的一位师兄曾这样评价靳老师的计量课:靳老师的计量课是全国最权威的,我现在的一些毕业于其他名校的同事
金融长河奔流远, 洪师葭管临彼岸。 时评谆谆前车鉴, 史论涓涓若等闲。 耄耋之年仍钻研, 著述等身更逊谦。 一派大家儒雅气, 人品文章树典范。 2015年5月12日于北京
李学民校友 1992年,我进入五道口学习,与洪葭管老师结下了师生之缘。能够成为洪老师的学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更是我毕生引以为傲的喜事。20多年来,先生的为人之道、学问成就一直深深影响着我,激励着我,让我受益良多。 工作三十余年来,参加的各种会议、活动不计其数,当时场面宏大、印象深刻的也不在少数。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多都慢慢变淡了,甚至忘记了。惟有两次赴上海参加的有关洪葭管老师的活动
一转眼,毕业离校已整整二十二年。这二十多年来,我分别在海南、南京和上海等地方工作,不论身在何处,二十多年前在五道口读书时的一幕幕情景时常浮现在脑海里,尤其是我的恩师秦池江老师对我的教诲和帮助更是让我终生难忘。这几天恰逢羊年春节假期,刚给秦老师打电话拜了年,这不,又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当年跟秦老师做毕业论文的一些往事片段来。 我和秦老师的师生缘结于1992年春。 当年我们在校时,学校教务处
洪葭管简介 1921年1月出生,浙江鄞县人,上海市金融学会副会长,研究员。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上海财经大学和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现兼任交通银行咨询委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指导教师。 洪葭管一生致力于金融史学的研究,被誉为“中国金融史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因在中国金融学科建设中的卓越成就,荣获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2011年度
我在南京大学读的本科,研究生去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之后我选择了工作,但是仍然不想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在我研究生导师的介绍下,我选择报考吴念鲁老师的博士。吴老师出生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位深得鲁迅先生信任的出版家,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几乎全部交由他出版。吴念鲁这个名字也是寄托了吴老师父亲对于鲁迅先生的怀念以及对于自己孩子的殷切期望。吴老师受鲁迅精神的感召,以“做学问、做事
新年伊始,《五道口校友通讯》的郁蕾蕾告诉我:他们去拜访秦池江老师,“老人家还记得和您通信讨论问题的事情,对您印象非常深刻,能否写一段祝福的话。”听了,不仅有些意外随即一股暖流涌上心间,秦老师又把我带回到那早已过去的“从前”。 新年伊始,《五道口校友通讯》的郁蕾蕾告诉我:他们去拜访秦池江老师,“老人家还记得和您通信讨论问题的事情,对您印象非常深刻,是否写一段祝福的话。”听了,不仅有些意外
在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金融》杂志约我这个金融业的老兵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变革与发展做一回顾。为此,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专门询问和拜访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管理外汇资金的老同事,从而“串联”出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务院、人民银行、中国银行领导及相关人员对于管好和用好外汇所作出的艰苦努力。 新中国外汇储备营运往事 1960年夏,我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
联系我们
地址
电话
邮箱
邮编
传真
微信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丨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