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索到的结果约“3,229”个
沈炳熙 一 十年坚持,高考圆梦 沈炳熙是“老三届”的学生,初中毕业就直接下了乡,每天在田间地头干农活,上大学似乎成了他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年后被村里选做了民办小学老师,那时候村子小,小学也简陋,就只有高年级和低年级两个班,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所有课程都包了。沈炳熙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跟公社里其他中学的大学生老师交流更是激起了心中对于知识的渴望,但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仅凭个人
黄莺飞老师,1929年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按虚岁算,今年整88岁。因出生于初夏,被擅工笔画之黄父,见物触情,草长莺飞,命名。 去年,因黄老师先生苗老师作古,怕堵物念人,思悲过度,我们这些做弟子时常结伴,相随陪护,基本上,每个月两次,雷打不动,陪黄老师说说话,聊聊天。近期黄老师给我讲过几个故事,录以存之,介绍给有兴趣的道口校友。 黄金大盗 话说沈阳造币厂,也是央行主力
1986年我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五道口(当时的全称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读研究生,专业是货币银行学。当时的五道口和其它大学招收研究生的方式不同,其它院校一般都是在招生计划中明确了各个导师的招生具体名额和专业研究方向,五道口则是分专业确定名额,各专业统一上课,等写论文时再由学根据学生的专业和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安排导师。当时货币银行学专业的导师主要是人行金融研究所从事
作者简介:陈培涛,1991级硕士校友,现任九鼎投资美国总经理。2009至2016年担任工行总行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副总经理,负责全行的并购和直接投资。2009年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1999至2009年在美国Capital One银行工作,曾担任该行总行计划部和英国的高级财务董事。1999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金融硕士。此前在原上海万国证券工作。 提笔书写五道口师生情的时候,我第一个想
传道授业解难题,风流儒雅亦吾师——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硕士导师狄卫平
个人简介:狄卫平,男,生于1951年5月。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对外金融管理司副处长,国际货币基金(美国华盛顿特区)中国执行董事助理,中国人民银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司处长、副司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兼外汇管理分局副局长,国家开发银行国际合作局局长、 投资业务局局长、国际金融局局长兼香港代表处首席代表,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兼香港分行行长,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顾问
道口三载,弹指一挥!难忘的是同学初次见面,共同的备考经历让我们一见如故;难忘的是第一次集体生日、第一次女生节,同学们精美的卡片的用心的抱枕;难忘的是每周六天课,课余时节小组开会时的思维碰撞;难忘的是师兄姐亲来授课,知识传承,让我们的学习不是金字塔中的踽踽摸索;更难忘的是恩师陈耀先先生的谆谆教诲、殷殷期许。 犹记得选导师时将准备材料递交之后内心的忐忑;犹记得看到结果之后心底的狂喜
我是五道口1999级的硕士研究生。虽然从学校毕业至今已有13个年头,但谈起敬爱的陈耀先老师,14年前第一次与老师见面的场景依然能够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2001年的秋天,老师正任职于国务院经济专题调研办公室,办公地点在中南海。我和同学包铁军坐公交车辗转来到中南海。一路上我满怀即将见到老师的期待和兴奋,同时也有点紧张。毕竟老师是师长们口中赞誉金融行业德高望重的前辈。 老师
正式进入师门、成为陈老师的弟子到今年已经是第12个年头了。2015年感恩节这天,各位同门的师兄弟姐妹在微信群中纷纷感恩陈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栽培。在这个应景的日子,我再次翻看这遍刊登在学院网站上的老师采访,浓浓的感激之情与温暖之意在这冬日的寒夜再次溢满心头。 还记得第一次拜访陈老师时,老师就细细询问了我学习生活现状、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对毕业论文选题和工作实习的想法。他听说我
成为陈老师的学生已经十年,不知不觉,在师门里也从“尾端”慢慢向“中位数”靠拢。可以说,越是在工作生活中磨砺前行,越是感到陈老师学问品格言传身教的可贵。老师对新事物有着年轻人都难比的热情,充分拥抱互联网时代,从博客到微信,都比我们玩的转、用的好,而且博文更新频频、质量更高。老师虽已不在经济工作一线,但从未停止对金融经济形势和问题的思考,从货币物价到金融风险,从经济转型到资本市场
君子坦荡荡---记我的导师陈耀先 文 93级硕士/杜刚 成为陈老师的学生已经有20几个年头了。20多年来,陈老师对我们个人的事业、人生观都有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我人生路上重要的引路人。 当年陈老师带学生有两个标准。一是学习要好;二是要勤奋。沾了集体的光,我当然也就算是学习勤奋的学生之一了。毕竟考到五道口的学生都是经过激烈竞争才选拔出来的,学霸、牛人太多了。所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习成绩也就
联系我们
地址
电话
邮箱
邮编
传真
微信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丨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