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搜索到的结果约“2,405”个
在分享中传承道口的“扎根精神”——访2018 级硕士校友俸天
在分享中传承道口的“扎根精神” ——访2018 级硕士校友俸天 俸天,男,2018 级硕士校友,1996 年出生,预备党员,籍贯为四川省德阳市,毕业后去往四川省财政厅工作。 耿维:在五道口小院学习了两年,是什么原因选择“扎根计划”去基层工作?同届的毕业生有选择去组织部和办公厅的,您选择财政厅的原因是什么? 俸天:其实在入学之初,我对于未来的职业选择还是比较模糊的,而在道口小院学习的两年
熊飞,2011级博士校友,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人力资源部机关干部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问:银行类人才的选拔和证券、基金公司的区别有哪些?如果想进入银行工作,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素养? 熊飞:人才选拔是一个大命题,其中许多方面都值得深入探讨。在此,我简单分享一些个人体会。 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分量比较重,发挥着贯彻落实宏观政策、传导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国有大型
从部队到学院,不改军人工作本色 ——访学院行政办原工程主管汪绍西
从部队到学院,不改军人工作本色 ——访学院行政办原工程主管汪绍西 文/校友办校友服务助理耿维 图为学院行政办原工程主管汪绍西 编者按:汪绍西,生于1952年6月26日,湖北武汉人。他于1969年入伍后在部队服役42年,曾在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筑系担任学员、助教,在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院务部担任工程师、科长,在61580部队担任处长、主任、高级工程师,获大校军衔。退役后,他于2011年8
从国际化运营视角看中国“出海”企业的重建与再生 ——访2019级EMBA“一带一路”项目同学高瞻
高瞻 前言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破产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破产案件数量不断增多,根据我国最高法院于2019年3月28日新闻发布会上的披露,2018年我国法院新收强制清算与破产类案件18823件,同比增长97.3%。 在这些破产的中国企业中,也不乏一些历经十数年风雨后破茧成蝶、从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参与全球化布局的国际化大型企业。值得警醒的是,导致这些大企业破产的原因除了竞争力不足外
马宁,学院1993级硕士校友,现任领沨资本创始合伙人。2000年至2013年期间,曾在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工作13年,曾担任高盛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及中国投资研究总监、高盛亚太区金融机构投资研究联席主管。1996年至2000年期间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 彭锡光:您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专业毕业。为什么选择报考五道口呢?什么样的机缘让您决定报考五道口呢? 马宁:我是1989年到中国人民大学
问:作为五道口2000级以后的校友代表,您到上海工作的契机是什么?就您个人工作经验来说,对上海金融市场的变化最深刻的感受或体会是什么? 翟效华(以下简称“翟”):我毕业之后就来了上海,第一份工作在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做债券投资,离开平安资管之后,我就到了华林证券,我常跟同事开玩笑说我跟华林是注定的缘分,我的名字不就是报效华林的意思嘛(笑)。 其实找工作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什么是必然性?当时我
学习掌握金融衍生品的广泛应用 培养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金融人才——访1991级硕士校友黄兴明
黄兴明(左)拜访导师洪葭管(右) 问: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更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能否请您谈谈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理解以及您的工作经历与体会。 黄兴明(以下简称“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巨大成就,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建设贡献卓著。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与我们五道口金融学院的发展又是密不可分的;学院最初的创始人
董玉华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行长 1988级硕士校友 我1988年入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人们亲切称呼其为“五道口”),1991年毕业,三年的求学生涯带给我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荣耀,激励我努力前行、永不懈怠,这就是五道口的精神力量。 什么是五道口精神呢?刘鸿儒老师给我们作出了诠释,那就是“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要有一种敢闯敢拼的精神,独立思考、开拓创新。从母校毕业28
李德,1988级硕士校友,1991年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2001年12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获博士学位;2004年12月被评为研究员;2005年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曾在中国人民银行体改司、政研室和研究局工作,曾担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研室体改处副处长、研究局金融风险研究处处长、研究局副巡视员,2012年8月被聘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事。长期从事金融
2002年,8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最终选址落户上海。万建华作为创始人之一,带领团队来到上海。 “当时我们考虑银联选址的时候,上海政府就非常积极,他们主动找到人民银行沟通,积极提议银联落户上海。上海的包容开放、按规划透明办事与市场化,都给了银联发展充分的空间。”万建华认为,银联的发展轨迹以及今天取得的成就和落户上海密不可分。 16年的时间里,从最初的银联到国泰君安
联系我们
地址
电话
邮箱
邮编
传真
微信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丨All Rights Reserved